武装冲突法
[人道保护规则]
占领法
请选择
占领国管理和控制被占领土的权利和义务的国际法规定。武装冲突法的组成部分。2005年9月11日,巴勒斯坦安全部队士兵在加沙庆祝以色列结束对加沙的占领 占领国为了实现其军事或政治目的,在使用武力夺取并控制另一个国家全部或部分领土后,通常建立管理机构并实行管制。18世纪以前,在占领国有效占领敌国领土...
占领国在占领地内征税所得到的收入。1899、1907年《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及1949年《日内瓦第四公约》,对被占领土内的税收作了专门规定:①占领者在占领地内征收为其国家利益而确定的税捐、费用等,应尽可能按照现行征收规则和分配办法,占领者因此有义务提供占领地所需的行政费用。②如在前所指税捐以外,...
关于保护被占领土内海底电缆的国际法规定。1884年在法国巴黎签订的《国际保护海底电缆公约》,把破坏海底电缆的行为确定为国际法上应受惩罚的国际犯罪。但该公约的规定只适用于平时,而不限制战时行为。为全面保护被占领土的海底电缆,1907年《海牙第四公约》的附件《陆战法规与惯例章程》规定:在战时,除了在...
被占领土平民具有的权利和义务。由于被占领土平民的权利容易遭受侵害,1899年《海牙第二公约》、1907年《海牙第四公约》、1949年《日内瓦第四公约》和1977年《日内瓦四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对被占领土平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了规定。主要内容有:①被占领土的平民,无论何时,均须受人道待遇;特别使其免...
占领当局为占领军的需要,在被占领土内,以强制手段有偿征集使用当地实物和劳务的行为。又称战时征用。 传统战争中,侵入敌国的军队士兵恣意掠夺占领地的公私财产。到19世纪,这一做法逐步为按指挥官命令进行征用的制度所取代。《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1899)及其附件《陆战法规和惯例章程》首次以条约的形式...
占领国对落入己方控制领土上的物资的征集使用和支配。1899年和1907年《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1949年《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日内瓦第四公约》)以及1977年《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四公约关于保护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日内瓦四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都对被占领...
战争和武装冲突中,交战国一方以武装力量对他国领土部分或全部的暂时占领。军事占领引发占领法的适用。当一国领土实际上处于他国武装力量有效控制之下时,该领土就被视为占领地。军事占领并不引起被占领土的主权转移。军事占领可因占领者撤退或被驱逐而结束。1945年8月30日,美国开始实施对日本的全面军事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