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冲突法
[武装冲突法文献]
请选择
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土耳其和撒丁王国于1856年4月16日在巴黎签署的关于战时海上捕获和封锁问题的国际条约。同日生效。全称《巴黎会议关于海上若干原则的宣言》。主要内容是:①永远废除私掠船制度。②对装载于悬挂中立国旗帜船舶的敌国货物,除战时违禁品外,不得拿捕。③对装载于悬挂敌国旗帜船...
1948年12月9日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3届会议上通过的武装冲突法条约。1951年1月12日生效,有效期10年。嗣后,公约对未声明退约的缔约国继续有效,以5年为一期。截至2014年4月,共有144个缔约国。公约共19条,主要内容是:确认灭种行为不论发生于平时或战时,均系国际法上的一种罪行,应...
法国和美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于1928年8月27日在巴黎签订的国际条约。全称《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又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1929年7月25日生效。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5月8日加入。展示《非战公约》签字文本 公约包括序言和3条正文。主要内容是: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
瑞士、比利时、丹麦、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普鲁士等12个国家于1864年8月22日在日内瓦签署的国际条约。又称《万国红十字公约》。这是关于战时伤病员待遇的第一个日内瓦公约。中国清政府于1904年6月29日批准加入。共10条正文。《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境遇的公约》的主要内容是:①敌对...
2000年5月25日,联合国第54届大会第97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国际人权文书。全称《〈儿童权利公约〉关于儿童卷入武装冲突问题的任择议定书》。向所有《儿童权利公约》缔约国及签署国开放签署。2002年2月12日正式生效。截至2014年4月,共有154个国家签署了该议定书。 由序言和13条正文组成。主...
苏联、美国和英国等50个国家和地区于1954年5月14日在海牙签署的关于保护文化财产的武装冲突法条约。截至2014年4月,已有126个国家批准或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9年批准加入。由序言、40条正文及实施条例、议定书组成。主要内容有:缔约各国承诺尊重在自己领土内及其他缔约各方领土内具有...
联合国大会于1989年12月4日通过的国际条约。包括序言和21条正文。主要内容是:①规定了雇佣军的定义、类型和公约适用的罪行范围。②禁止各缔约国招募、使用、资助和训练雇佣军,要求各缔约国不应为反对各国人民的自决权而招募、使用、资助和训练雇佣军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的行为,要求各缔约国对违反公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