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见中国历代军事思想)
明代军事思想
[人物军事思想]
请选择
中国古代军事家、明成祖朱棣关于战争、军队和作战等问题的理性认识。朱棣(1360~1424),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今南京)。自幼习练武事,后封为燕王,就藩镇守北平(今北京),多次统兵出塞北征。因建文帝削藩,起兵“靖难”夺取帝位。即位后,锐意经营边陲,遣郑和六下西洋,派兵讨平安南(今越南北...
中国古代军事家、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关于战争和军队等问题的理性认识。朱元璋(1328~1398),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青年时因家贫为僧,后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军,征战10余年,剪灭群雄,统一全国,在长期的战争实践和国防建设中,形成其军事思想。明代南京城中华门藏兵洞 战争观 朱元璋认...
中国古代军事家、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关于军队和作战等问题的理性认识。它是中国传统的治军、作战指导理论在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生于鲁桥(今山东济宁东南)。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登上了军事斗...
中国明代中期思想家王守仁关于战争和军队等问题的理性认识。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因曾筑室会稽(今浙江绍兴)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青年时研习兵法,后镇压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等地农民起义和广西少数民族起义,平定朱宸濠之乱,在实践中提出了建军和作战...
徐光启手迹 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关于军队和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历官詹事府少詹事、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等职。他是明代向西方学习科学文化的先驱,精于天文、历算、火器等,习读兵法。在后金崛起、辽东局势日益危急之时,...
中国明代名将于谦关于国防、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等问题的理性认识。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永乐进士。历任御史、兵部侍郎等职,土木之变前即多次奏请严守边备,防止蒙古瓦剌部的进攻。后任兵部尚书,督率军民击退瓦剌军进犯,取得京师(今北京)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 于...
中国古代军事家、明代抗倭将领俞大猷关于军队和作战等问题的理性认识。俞大猷(1503~1579),字志辅,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29岁袭祖职百户,从军47年,先后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御倭,屡立战功,官至都督同知、总兵。有《正气堂集》、《洗海近事》等著作。俞大猷生祀碑 俞大猷的军事思想主...
中国明代著名将领袁崇焕关于边防问题的理性认识。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广西藤县人,祖籍广东东莞。万历进士。任知县时即好谈兵事,关注边防。后长期镇守辽东,官至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曾督率军民获宁远和宁(远)锦(州)两次大捷,并在北京城外重创后金军。 袁崇焕在与后金长期对抗中,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