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

    中国宋代思想家何去非关于继承和发展古代兵法的思想观点。语见《何博士备论·霍去病论》。宋代武学、武举的兴起,《武经七书》的颁行,使更多的将帅生员有机会了解兵家典籍的奥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生搬硬套的不良倾向,因此受到大多数兵学家们的反对。《何博士备论》的作者何去非从反对拘泥古法的目的出发,提出古今情...

  • 居重驭轻

    中国宋代兵书《历代兵制》关于加强中央军事集权的思想观点。语见该书卷八。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通过“陈桥驿兵变”夺取政权后,鉴于唐后期及五代藩镇割据、皇权衰落的历史教训,加强中央集权,尤其是将兵权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在兵力部署上也体现出重内轻外的特点,以达到居重驭轻、“破百年难制之弊”的目的。《历代兵制...

  • 民有常兵而无常征之劳

    中国宋代兵书《历代兵制》关于寓兵于农的思想观点。语见该书卷二。认为西周时期按井田出赋兵车、甲士,西汉时以郡国材官、骑士轮流充当卫士,北周至唐以府兵自备资粮轮流番上,这种兵役制度于国于民都有好处。对国家来说,可以保持数额巨大的常备部队,平时散居各地,定期接受军事训练,却又不耗费巨大的国家经费,有事...

  • 善守者守中有攻

    中国宋代兵书《守城录》关于实行积极防御的城守思想。语见该书卷一。《守城录》是宋代城防理论的代表作。该书作者陈规继承《墨子》城守思想的精华,并根据自身在南宋初年战争中守城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强调了城守作战中积极防御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许多新的“守中有攻”的战法。他认为,守城的关键在于不能死守孤城,而要...

  • 用兵之术,知变为大

    中国宋代兵书《虎钤经》关于灵活运用兵法理论的思想观点。语出《虎钤经•三才应变第四》。中国古代兵学发展至宋代,逐渐趋于定型化,出现了一些生搬硬套的现象。而宋王朝从“将从中御”的目的出发,采取种种办法约束将帅行为,甚至战前由皇帝赐予阵图,不给将帅根据战场需要机断处置的权力。《虎钤经》明确提出不要拘泥...

  • 战胜不可专,战败不可专

    中国宋代兵书《虎钤经》关于辩证地认识胜败相互转化关系的思想观点。语见《胜败第十七》篇。专,在这里指一味地依靠。该书认为胜败二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转化。所以,胜利了不可跋扈张扬,不要一味依仗胜利的态势,而不顾及可能出现的失败。比如由于狐疑不决、呆滞退后、事机不密、似勇似怯、...

  • 智足以役勇,勇足以济智

    中国宋代思想家何去非关于辩证认识智勇关系的思想观点。语见《何博士备论·杨素论》。何去非认为,智谋和勇敢是将帅必备的两大素质,“良将之所挟,亦曰智勇而已”。其中,智对于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性要超过勇。智谋能帮助将帅冷静地识别主要敌人,分清主攻方向和助攻方向,出奇应变,以巧胜敌。楚汉战争中,刘邦能战胜...

1/1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