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亮军事思想

    中国南宋思想家陈亮关于战略战术问题的理性认识。陈亮(1143~1194),字同甫,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光宗绍熙进士。喜谈兵。多次上书朝廷,力陈武力抗金、光复中原的主张,因此被当朝权贵诬陷入狱。后授建康府佥判,未赴而卒。其传世之作,今人辑补为《陈亮集》39卷,其中《酌古论》、《中兴五论》和《上...

  • 范仲淹军事思想

    中国北宋政治改革家范仲淹有关国防建设和战略问题的理性认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真宗大中祥符进士。范公亭(位于山东青州)康定、庆历年间历任陕西都转运使、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与韩琦等同负防御西夏重任,与富弼、欧阳修等推行“庆历新...

  • 沈括军事思想

    中国北宋科学家沈括有关边防问题的理性认识。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嘉祐进士,曾任河北西路察访使、鄜延路经略使、知延州(今陕西延安)等,讲修边备以御西夏。有《梦溪笔谈》26卷传世。其论北宋中期西北边防,主张利用山川险要、边塞废垒加筑营寨,分兵把守,保境安民,层...

  • 完颜阿骨打军事思想

    中国金朝开国皇帝、女真族军事统帅完颜阿骨打关于建军及战争指导等问题的理性认识。完颜阿骨打(1068~1123),女真族完颜部人。生活于奴隶制度日益成熟的女真社会,因不堪忍受契丹贵族的欺侮,率领尚武善战的女真人起兵反辽。金朝大金得胜陀颂碑(位于吉林扶余)  为了建立和壮大女真武装力量,他逐步将旧氏...

  • 王安石军事思想

    中国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关于军队和国防等问题的理性认识。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仁宗庆历进士。曾任参知政事、宰相,协助神宗主持包括军事改革在内的变法活动。有《临川先生文集》100卷等著作传世。  针对当时宋朝积弱积贫的状况,王安石指出,治国之本...

  • 辛弃疾军事思想

    中国南宋抗金将领、词人辛弃疾关于建军和作战问题的理性认识。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人。青年时聚众抗金,任义军耿京部掌书记。耿京被害后,率众南渡,任南宋地方官多年,念念不忘抗金大业。宋孝宗时曾上奏抗金之策,未被朝廷采纳。其军事著作主要有《美芹十论》、《九议》...

  • 耶律阿保机军事思想

    中国辽朝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关于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等问题的理性认识。耶律阿保机(872~926),出身于契丹贵族,年轻时即被任命为挞马狘沙里(亲兵队长),后任执掌兵权的夷离堇,南征北战十数年。辽神册元年(916)建立辽王朝,即皇帝位,并长期从事对中原、渤海及北方诸民族的战争,积累了丰富的军事...

  • 元昊军事思想

    中国西夏开国皇帝、党项族军事统帅元昊关于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等问题的理性认识。元昊(1003~1048),自幼喜读兵书,深受中原军事文化影响。袭父职任党项族首领后,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军事,正确指导对宋和辽的战争,屡获胜捷。《孙子》西夏文刻本  元昊的军事思想主要是:①适应战争需要,依据西...

  • 岳飞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家、南宋名将岳飞关于建军和作战问题的理性认识。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北宋末年,曾从军抗辽,靖康元年(1126)投军抗金,历转战河北、江淮各地。建炎四年(1130)以镇抚使之职统率“岳家军”。后击败盗匪李成部,镇压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累升至湖北、...

  • 赵匡胤军事思想

    中国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关于统一战争和军队等问题的理性认识。赵匡胤(927~976),涿州(今属河北)人。后汉初应募从军,征战20余年。后周时累迁至殿前都点检,掌管禁军,据之发动兵变,建立宋朝。赵匡胤雪夜访赵普,共商统一战争战略(国画)  赵匡胤的军事思想主要是:①先易后难、军政兼施的统一...

1/1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