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起军事思想

    中国战国后期著名将领白起关于战争与军队等问题的理性认识。白起(?~公元前257),又名公孙起,秦国郿(今陕西眉县东北)人。善用兵,奉秦昭王命,攻韩、魏、楚、赵,征战沙场37年,每战必胜。克城掠地,歼敌甚众。爵至大良造,封武安君。长平(今山西高平北)之战后,因与秦昭王意见分歧,不愿受命为将,被削爵...

  • 范蠡军事思想

    中国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范蠡关于战争与军队等问题的理性认识。范蠡(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初为越国大夫,随越王勾践赴吴为人质。归国,辅佐越王灭吴。后适齐经商,又移居陶(今山东定陶西),号陶朱公。  关于范蠡的军事著述,《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范蠡》二...

  • 管仲军事思想

    中国春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管仲,字仲,名夷吾。颍上(今属安徽)人。齐襄公时,为齐侍臣。后被齐桓公任为卿,掌军政,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当时的强国。其军事思想主要有:①重视战争,认为战争对社会有双重作用。他一方面强调战争是“辅王成霸”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另一方面也认...

  • 孔子军事思想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儒家创始人孔丘关于战争和治军等问题的理性认识。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出身士家,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年聚徒讲学,曾任鲁中都宰,升司寇,后周游列国,欲实现其政治主张,终不见用。晚年致力于学术和教育。学说以“仁”为核...

  • 李牧军事思想

    中国战国末期著名将领李牧关于边防与军队等问题的理性认识。李牧(?~公元前228),赵国人,家世不可考。初为边将,曾在赵国北境大破匈奴。入朝,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带兵攻燕,为大将军。大破秦军,封武安君。再挫秦军,抵御韩、魏进攻。后固守邯郸,秦军行反间计,被诬谋反而自尽(一说被捕杀)。  李牧无著作...

  • 吕望军事思想

    中国西周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吕望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吕望又称姜尚,字子牙。俗称姜太公。曾辅佐周文王、武王父子兴周灭商。周建国后,被封于齐,握征伐五侯九伯之权,后世言兵者皆宗之为本。其军事著作史载有《太公兵法》、《太公金匮》等,均失传。其军事思想主要内容有:①反对以卜筮等迷信方式决定战争行...

    诡道

  • 孟子军事思想

    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关于战争问题的理性认识。孟子(约公元前390~前305,一说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曾游历齐、魏、宋、鲁、滕诸国,宣传以儒家“仁义”为中心的政治思想,未被执政者采用。晚年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

  • 司马穰苴军事思想

    中国春秋后期军事家司马穰苴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司马穰苴,春秋时齐国人,本姓田,名穰苴,因曾是齐景公时掌管军事的大司马,故后人称其为司马穰苴,生卒年不详。《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载,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精通兵法,严于治军。世传《司马法》,本系战国时齐威王令齐国的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

  • 孙膑军事思想

    中国战国中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子孙,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山东鄄城北)之间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早年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因才遭嫉,被庞涓骗到魏国施以膑刑(去膝盖骨),遂致终身残疾。后逃归齐国,被齐威王拜为军师,在桂陵之战和马...

  • 孙武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孙武关于战争和军队等问题的理性认识。它产生于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是对前人兵学思想的继承和对当时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奠基石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孙武塑像(位于今山东惠民境内)  孙武(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前5世纪初),乐安(今...

    奇正 因敌制胜

1/2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