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保健机构

    运用医学技术诊疗疾病、实施康复保健疗养的卫勤保障机构。主要包括军队医院、疗养院、门诊部、体检队等。  医疗保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①门诊、巡诊。对就诊者进行及时诊断和医疗处置,对需要住院的病人及时收容治疗;对不能就诊的病人,派人出诊,深入部队及家属区进行巡诊,宣传防病知识,及时发现和治疗轻伤病员。...

    门诊部 体检队 医疗后送

  • 队属医院

    主要担负本部队伤病员诊治任务的军队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在第二炮兵基地和总装备部基地编设队属医院,在驻港部队、空降兵部队、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也设有队属医院。其特点是驻地相对固定,特种损伤救治能力较强。主要任务是:①负责本部队伤病员的门诊和收容治疗。②负责卫生防护的技术指导、监督和特种损伤的专...

  • 教学医院

    担负军队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任务的军队医院。美、俄、法等国的军队医学院校设有类似的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的红军军医学校附设有教学医院。抗日战争时期,除中国医科大学编设有附属医院外,其他卫生学校均设有供学员实习的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军医大学和军医学院均设有担负临床教学任务...

  • 军队疗养院

    承担军队成员预防保健、健康疗养、康复疗养任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多数选择在海水、矿泉、治疗用泥、森林及景观等自然疗养资源丰富的地方,利用自然疗养资源和传统医学、药物、物理、营养、体育等手段为疗养人员服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编有疗养性质的康复疗养所(院)等机构。1950年,正式编设...

  • 军队医院

    以收容伤病员进行住院治疗为主的军队医疗保健机构。军队实施卫勤保障的骨干力量。主要任务是实施伤病员的门诊、住院治疗,指导并参与部队防病治病,维护军队人员的健康。  简史 军队医院是随着军队的建立和作战的需要,以及医学的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公元前4~前3世纪,古希腊出现的国家军事医疗机构,是欧洲军...

    卫勤保障 野战医院 后方医院 总医院

  • 门诊部

    主要担负本单位伤病员预防、医疗、保健综合性保障任务的部队卫勤保障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以上机关和院校编设门诊部。门诊部一般编设挂号室、临床科室、辅诊科室、防疫科室、药房、统计室、收费室等,有的还编有观察、治疗床位。基本任务是:①开展伤病员门诊、治疗、护理,组织对疑难病症患者的会诊、转院工作,抢...

    评残

  • 体检队

    承担空勤、海勤人员体检鉴定和航空、航海院校学员入学体检任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海军、军区空军、海军基地编有专门的体检队或体检组。体检队编有负责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和神经精神病科的体检医师,展开工作时通常开设主检室和相应的专科组室。主要任务是:担负招收飞行学员、航海院...

    体格检查 健康鉴定

  • 中心医院

    担负某一地区部队医疗、保健和预防任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军队医院类型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3年开始将全军医院按地区分群,每群指定一个技术力量和医疗设备条件较好的医院为本地区内的中心医院,承担相应的医疗保健、技术指导、医疗技术骨干培训等任务。中心医院大多隶属联勤分部,业务上接受联勤分部卫生处及军...

    军队医院 医疗保健 救治范围

  • 专科医院

    专门诊治某一类伤病的医疗保健机构。专科医院平时设有传染病医院、结核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口腔医院等类型,主要收治体系部队专科伤病员,开展专科临床研究工作,培养专科卫生技术人员。战时根据专科伤病员发生情况的预测,通常以野战医院或地方医院为基础,加强某种专科手术队(组)或专科医疗队(组),开设放射病、...

    野战医院 专科治疗

  • 总医院

    全军或军区、军种、兵种最高的医疗保健机构。军队医院类型之一。具有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医疗科室齐全、收治能力较强等特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美国、俄罗斯等国军队均编有总医院,日本自卫队设有中央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编设红军总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4年在北...

    军队医院

1/1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