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勤管理

    对军队卫生工作实施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活动。卫生勤务内容之一。目的是充分利用军队卫生资源,提高卫勤保障效能。  简史 军队最初的卫勤管理主要由军医兼任。随着军队数量、作战规模、武器装备、运输工具的发展,出现了专门的卫勤管理机构,卫勤管理的内容、范围也随之拓宽。在中国,据《周礼·天官》记载,西...

    卫生勤务 分级救治 后方医院 卫生防病

  • 部队基本卫生装备配备标准

    为保证部队完成本级救治范围需要,对配备的卫生装备品种、规格、数量所作的规定。师以下部队配备卫生装备的基本依据。部队基本卫生装备主要包括医疗卫生器械、仪器、设备、箱囊等。199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师以下部队基本卫生装备配备标准》。该标准以师以下部队卫生机构保障任务和救治范围为依据,按照部队...

    救治范围 卫生队

  • 部队卫生工作管理

    运用卫生勤务等相关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部队卫生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活动。卫勤管理的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管理,加强基层卫生建设。  公元前5世纪,古罗马军队有营地清洁整顿,以保证饮水质量的卫生管理措施。18世纪,英国的J.普林格尔拟定了许多军营卫生的规则。19世纪中叶,中国清朝军...

    卫勤管理 分级救治

  • 疾病监测

    连续、系统、长期地观察疾病发生、流行及其影响因素的活动。卫生防病管理的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监测,掌握疾病分布、变化趋势及规律,预测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流行频度与强度,评价防治效果,为指导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完整的疾病监测系统应同时具备连续收集、整理分析、迅速反馈和有效利用资料四项功能。中...

    卫生防病管理

  • 检疫

    对曾与传染病患者或感染环境接触并可能传播传染病的人员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卫生防病管理的组成部分。目的是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检疫分为疫区检疫、交通检疫和国境检疫。中国人民解放军检疫的传染病,主要是甲类传染病,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乙类和丙类传染病,以及黄热病。军队主要负责部队驻地的疫区检疫。检疫方式:对...

    卫生防病管理

  • 军队卫生法规

    用于调整军队系统卫生工作关系的法律规范。国家卫生法规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军事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有关卫生工作的条令、条例、规定、规则、办法、标准等。军队卫生法规是维护军队成员健康权益、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军队卫生人员行使权利和义务,确保卫生工作有序运行的基本依据和准则。  ...

  • 卫勤统计

    运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对军队卫生工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可分为战时卫勤统计和平时卫勤统计,经常性卫勤统计和临时性卫勤统计。卫勤统计信息是制定军队卫生工作发展战略、卫生建设规划、卫勤保障计划和疾病防治对策的依据,是监督和评价军队人员健康和卫生工作的客观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部队卫勤机...

  • 卫勤信息化

    将微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卫生工作,提高卫勤管理与卫生业务工作效率、质量的一系列活动。对推动军队卫生工作现代化建设,实现精确、高效的卫勤管理与卫勤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简史 20世纪70年代开始,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美国、苏联、法国和德国军队的卫生部门陆续开发应用。1979年,...

    军队医院 远程医疗

  • 卫生防病管理

    对军队卫生防病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卫勤管理的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高卫生防病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军队成员健康。卫生人员指导抗洪部队饮水消毒  卫生防病管理的内容包括:①健康教育。对部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②预防接种。组织对新兵和部队进驻疫区、传染病暴发等...

    卫勤管理 健康教育 疫区 预防接种

  • 卫生技术规范

    规定卫生工作各种技术操作方法、程序和技术标准的法规性文件。军队卫生法规的组成部分。卫生技术工作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卫生技术规范通常由军队卫生部门制定颁发与监督落实,主要规范军队卫生人员在技术操作中的行为。主要包括:①卫生防疫技术规范。如消毒隔离技术常规、预防接种技术常规、传染病预防技术规范、疫...

    军队卫生法规 卫生人员

1/3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