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财务学

    研究军事财务活动规律及指导财务实践的学科。军事后勤学的分支学科。以军事财务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对完善军事财务理论,指导军事财务实践,做好军事财务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形成与发展 军事财务学是随着军事财务活动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在古代,社会经济落后,军事财务活动比较简单,军事财务学处于萌芽状态...

    军事后勤学

  • 标准领报

    根据供应实力和经费标准,向上计领经费的管理办法。军事预算经费管理的办法之一。主要适用于公务费、事业费、教育训练费、装备维修管理费和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等项费用中按标准领报部分经费的管理。对于减少经费供应环节,及时足额地保障部队经费,调动各级各部门理财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按标准领...

    军事预算经费管理 公务费 事业费 教育训练费

  • 部队财务

    军以下部队经费取得、分配和使用的经济活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军事财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经费保障效能,保证部队作战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部队全面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  部队财务的主要特点:①经费来源渠道相对单一。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供应单位财务部门的拨款。②经费保障任务繁...

    军事财务

  • 财务保障方式

    军队组织实施财务保障所采取的形式与方法。军队财务保障的组成部分。选择适当的财务保障方式,对于确保经费不间断供应,保障部队完成各项任务,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战区财务联勤协调会  财务保障方式通常应根据保障任务、经费消耗情况、保障力量状况、作战部署、战斗样式等因素综合确定。主要方式有:①...

    军队财务保障 逐级保障 越级保障 建制保障

  • 财务保障关系

    军队财务机构对所供单位和个人实施经费供应所构成的保障关系。军队财务保障的重要依据。受供单位和个人获得经费保障的基本条件。财务保障关系的建立与财务保障体制、经费供应方式和经费保障渠道紧密联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联勤保障体制下,经费保障采取区域与建制相结合、统供与专供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相应的保障渠道。...

    军队财务保障

  • 财务保障实力

    编制规定的建制单位、人员、装备、设施等经费供应对象的实际数量。军队财务保障的重要依据。通常分为:①单位类实力。编制内建制单位的级别和数量。②人员类实力。不同类别、不同级别人员的数量,包括编制内军官、文职干部、士官、供给制学员、义务兵、在编职工和非现役人员,以及由军队保障的离退休人员等。③装备类实...

    军队财务保障

  • 单位预算

    军队团以上单位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核、批准的年度经费分配与使用计划。军队预算的组成部分。军区、军种、兵种和各级部队组织与实施经费保障的依据。对于正确分配使用经费,实现收支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位预算分为军区级(含军种、兵种)单位预算和军级以下部队单位预算,由后勤财务部门对事业部门...

    军队预算

  • 第二炮兵财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经费取得、分配和使用的经济活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军队财务的组成部分。对保障第二炮兵部队作战,调控、反映第二炮兵部队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炮兵军队单位公务卡管理工作座谈会  第二炮兵财务重点保障第二炮兵部队装备购置与管理、阵地建设与管理、科学试验、战备值班、发射演...

    军队财务 装备购置费 装备维修管理费 维持性经费

  • 定额包干

    根据事业任务和财力可能,由上级分配经费定额,团级以上单位包干使用的管理办法。军事预算经费管理的办法之一。主要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生活费、公务费、事业费、教育训练费、装备维修管理费、后勤装备维修管理费、机动费、政府专项经费等经费中的项目经费。对保障各项事业任务的完成有重要作用。  定额包干经费由...

    军事预算经费管理 生活费 公务费 事业费

  • 动员预编费

    政府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建设和现役部队预编满员工作的专项经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费的组成部分。对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搞好预编满员工作,提高国家战时动员效率有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员预编费于1984年1月正式设立,由财政部列入中央财政年度预算。1993年1月,总参谋部动员部、总后勤部...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费 专项管理 定额包干 标准领报

1/18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