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交通运输学

    研究军事交通运输活动及规律的学科。军事后勤学的分支学科。包括军事交通运输建设、军事交通运输保障、军事交通运输指挥、军事交通运输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目的是揭示军事交通运输活动基本规律,指导军事交通运输实践,为保障国防建设和军队作战服务。  形成与发展 军事交通运输学随着军事交通运输理论的产生、发...

    军事后勤学

  • 褒斜道

    联结关中与汉中、巴蜀盆地的古道。褒斜道位于汉中市北50千米,起自汉代褒中县(今陕西省汉中市与勉县交界处)褒口,经三交城、赤崖,溯褒水河而上,出斜谷至眉县,全程235千米。因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贯穿褒斜谷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横跨秦岭,凿石架木而成的栈道,又称阁道。  据文献记载,西周末褒斜道就可通...

  • 边防公路

    为边海防守备部队机动和后勤保障等服务的公路。国防公路的组成部分。行进在边防公路上的运输车队  世界各国边防公路的范围及管理体制不尽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边防公路包括:从国家、地方公路接线,通往边海防连、排、班点,常年哨所、雷达、观通、技侦、情报、通信、气象、广播站、口岸、会晤点,以及连接上述各点之...

    国防公路

  • 边防巡逻船艇运用

    组织船艇遂行界江、界河、界湖巡逻,边防会谈会晤和重要河段的警戒等任务所进行的保障活动。目的是保证边防水上巡逻等任务的完成。在界江巡逻的边防巡逻艇编队  边防巡逻船艇运用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准备。包括船艇准备和制定相应计划。船艇部队根据任务要求,准备足够数量的船艇,并保持其良好的技术状况。相应计划由...

  • 兵站运输线

    军队沿交通线设置兵站并使之联结构成的运输线。简称兵站线。用以沟通后方与前方、内地与边疆,实施运输保障。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法军为实施机动和运输,在交通线上设置兵站。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仿效法国在本国的交通线上设置兵站,并逐步形成兵站运输网。1932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瑞金成立后方总兵站,...

  • 部队公路军事运输战备方案

    部队根据预定作战任务和运输条件等拟制的公路军事运输预案。部队战备方案的组成部分。分为:①部队公路军事运输保障方案。包括部队战备机动公路军事运输保障方案、战备(应急)物资公路军事运输保障方案和部队扩编、疏散、动员集结公路军事运输保障方案等。内容主要有保障规模、机动方向、运力和车队编成、装(乘)卸载...

  • 部队输送

    利用载运工具运送建制部队的活动。包括为遂行作战、训练、国防施工、军事科研试验、抢险救灾和部署调整等任务而实施的输送。按方式,分为部队铁路输送、部队公路输送、部队水路输送和部队航空输送;按规模,分为部队战略输送、部队战役输送和部队战术输送。  古代军队成建制的运输,较早的是采用水路输送。中国西晋武...

    战略空运 装卸载计划 装卸载地域

  • 部队输送船艇运用

    组织船艇遂行建制部队输送所进行的活动。目的是为建制部队集结、换防、训练等水上机动提供保障。船艇输送建制部队  部队输送船艇运用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建立指挥机构。由船艇使用归口部门、船艇部队、所载部队共同组成联合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输送各阶段的工作。船艇部队组建输送编队,建立编队指挥所,指定编队指...

  • 部队输送训练

    为提高组织实施部队输送能力而进行的训练。军事交通运输专业训练的组成部分。铁路输送夜间装载训练  部队输送训练内容有:①首长机关训练。主要包括部队战备输送方案拟制,输送准备、装载、运行、卸载组织指挥和协调,战斗、工程、通信、技术和后勤保障组织,以及装卸载指挥所开设和交通调整勤务部署。②部队、分队训...

    军事交通运输专业训练

  • 部队输送总计划

    组织大批部队输送的总体安排。通常在师以上部队成建制输送时制定。下达输送命令的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部队输送总计划,包括输送径路图、输送进度表和输送安排表三部分。具体内容有:装卸载地域,部队输送梯队编成、输送序列、输送径路、输送进度和输送时限,载运工具的类型和数量等。输送总计划通常在下达预先号令后...

1/19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