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审计学
请选择
研究军事审计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审计学的分支学科。军事审计学来源于军事审计实践,在军事审计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一整套专门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体系,指导审计实践,为审计实践服务。加强军事审计学研究,对于丰富军事审计理论,指导军事审计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军事经济学院军队审计系成立大会 研究对象和...
1912年4月~1928年6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军事审计。此期间,在国务院设立审计处,下设五个股,其中第二股负责审计陆军部、海军部。1912年9月,陆军成立陆军会计审查处,隶属陆军总长,负责监督陆军年度收支,各省设陆军会计审查分处,负责各省陆军年度收支。1913年3月,公布《陆军会计审查处...
中国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军事审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上计制度逐渐淡出,始于曹魏的中央专职审计机构比部出现并逐渐完善,御史中丞等监察官员的审计职能加强;隋唐时期,比部审计制度发展至鼎盛,审计史学界把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审计称为比部审计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粮草供应成为战争取胜的重要...
通过询问、调查等方式,查明审计事项真相的审计方法。主要方式包括:①面询。审计人员约请知情人当面了解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双方签字。②函询。向有关单位发函查询证实所查问题。函询分为积极函询和消极函询两种方式。积极函询,要求对方对所提问题以书面形式予以答复;消极函询,要求对方在一定期限内对所提问题有异...
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情况的审计方法。 抽样审计法的抽样可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两种。统计抽样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模型和方法确定样本量、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估并推断总体情况的一种方法。非统计抽样又称判断抽样,是由审计人员根据专业判断确定样本量、选取...
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设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时期的军事审计。大本营之下,设内政、外交、财政、建设、军政五部,航空、审计、法制三局,参谋、秘书二处及金库等单位。当时审计局审计的重点是各军事部门的经费支出。1924年4月,孙中山公布施行《陆海军审计条例》,对陆海军及下属机构会计年度预算、决算及每月...
以审查和评价审计风险为基础的一种审计模式。风险基础审计以风险分析和控制为切入点,在分析审计风险的基础上,统筹运用各种方法,综合各种审计证据,形成合理的审计意见。 风险基础审计的关键是分析审计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适当水平。基本做法是: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分析固有风险、评估控制风险和确定检查风险...
军事审计部门接受被审计单位或有关责任人员的申请后,对原审计部门作出的审计决定中涉及申请的有关事项进行的审计。军事审计程序的组成部分。对保障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中国,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范围,《中国人民...
对单位及其人员、牲畜、装备、设施等实力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的审计。军队预算财务审计的组成部分。对分配经费物资,保障部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供应实力审计的内容包括:①单位实力。根据编制命令、供应体制规定及建制单位调动通知,确认实力是否准确,与编制数是否相符等。②人员实力。根据编制表、供应实力统...
中国清代雍正年间专门成立的负责审计全国财政支出的机构。雍正元年(1723)成立,雍正三年八月撤销。会考府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平级,有事可直接向皇帝报告。会考府总理事务王大臣有怡亲王允祥、吏部尚书隆科多、大学士白潢、都察院左都御史朱轼。据《雍正实录》记载,会考府成立后,雍正皇帝下诏:“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