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史
[清]
清初统一战争
请选择
清顺治元年至康熙三年(1644~1664),清廷为巩固政权和统一全国,对农民军和南明诸抗清武装进行的一系列作战。 顺治元年四月廿九日,李自成在京称帝,次日弃城西撤。五月,清军入北京;南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以明年为弘光元年。自此,清朝、农民军和南明三大势力鼎足而立。清廷制定了稳固京畿、先收西...
清顺治年间,清军分别同南明军与大西军余部在广西桂林一带进行的争夺战。 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八月,清廷以恭顺王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与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仲明等率师南征,企图攻占湖广、两广地区,消灭南明政权及农民军余部。四年春,清军已控制湖南,挺进广西。三月,数万清军乘南明军桂林城...
清顺治九年(南明永历六年,1652),李定国率领大西军余部,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大败清军的伏击作战。是年七月,大西军将领李定国攻克由清军据守的广西桂林后,占柳州,克梧州,收复广西全境,军声大振。后又北攻湖南,取永州,占衡州。清廷为扭转湖南、广西战局逆势,命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统率10万清军...
清顺治二年(1645),江阴(今属江苏)军民抵御清军围攻的城邑守卫战。 是年五月,清定国大将军多铎率部占领南京后,命多罗贝勒博洛领兵进取苏、浙,所到之处,强制推行剃发令。江阴知县方亨强迫百姓三日内剃发,激起民众反抗。闰六月初一,县诸生许用等百余人在文庙疾呼:“头可断,发决不可剃!”城乡民众闻讯...
清顺治七年至康熙三年(1650~1664),以大顺军余部和地方抗清武装组成的十三家军,在夔州(今重庆奉节)以东地区抗击清军的作战。 顺治七年冬,大顺军忠贞营由李来亨及党守素率领,从广西辗转至夔东,与先期进驻该处的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塔天宝、马腾云等大顺军余部会合,逐步联合南明王光兴、贺珍、...
清顺治元年至二年(1644~1645),清军镇压满家洞(今山东嘉祥南)农民起义军的作战。满家洞界连嘉祥、巨野、金乡、济宁等州县,方圆二三百里,境内有洞穴千余处。明末,宫文彩自称“擎天王”,聚众2万反抗官府,以洞穴为依托,建营立寨,攻城克地。顺治元年,宫文彩用闯王李自成大顺国号,联合各部义军转入抗...
清顺治五年至六年(1648~1649),甘肃回民首领米喇印和丁国栋在西北地区领导的回民反清武装斗争。米喇印、丁国栋原为明朝将领,明末归降大顺农民军,后降清。五年三月,米喇印、丁国栋等在甘州(今甘肃张掖)以“反清复明”为号召,举兵反清,杀甘肃巡抚张文衡、总兵刘良臣,占甘州,拥立明延长王朱识�。甘肃...
清顺治二年至康熙三年(1645~1664),明朝残余势力在南方建立的弘光、隆武、永历等政权及大顺、大西农民军余部抗击清军,企图兴复明朝的战争。 弘光政权的抗清与覆亡 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大顺军攻克北京,明朝灭亡。五月,马士英、史可法等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建元弘光。...
清顺治四年至七年(1647~1650),清军与南明军争夺广西全州的作战。清顺治三年(1646),清军先后消灭南明建于浙江绍兴的鲁王朱以海政权和福州的唐王朱聿键政权,随即分兵向西南进军。中路军由恭顺王、平南大将军孔有德及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率领攻取湖广、两广。四年(南明永历元年)八月,占领湖...
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南明大学士史可法率领扬州军民抵御清军围攻的城邑守卫战。顺治元年十二月,清定国大将军多铎遣兵南下攻南明。二年四月十七日,清军进至扬州城北20里扎营。十八日包围扬州城。清军集结兵力,收罗船只,准备渡江,并派明降将李遇春等至扬州劝降,被史可法严辞拒绝。时史可法督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