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史
[东汉]
请选择
东汉中期,汉朝与北匈奴争夺对西域诸国控制权的战争。 西汉开辟“丝绸之路”,密切了与西域(约今新疆及其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邻境一带)的关系。西域诸国附汉后,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府进行管理。王莽建立新朝后,匈奴趁机控制西域。东汉初,刘秀无暇西顾,匈奴得以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并不断胁迫西...
东汉明帝永平十六至十七年(公元73~74),汉军为保卫北方边境和争夺西域控制权而对北匈奴的一次作战。 东汉开国后忙于治内,对北方匈奴的侵扰采取怀柔忍让的防御政策。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单于舆死,诸王争立,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北匈奴。南匈奴于二十四年归顺东汉。东汉乘势采取“以夷治夷”政策,使南匈...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至三年(公元89~91),窦宪统军大破北匈奴的作战。 明帝时,窦固攻北匈奴,控制了通西域的要道。但北匈奴南侵并与汉朝争夺西域的战争仍未停息。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兴起于漠北东部的鲜卑击杀北匈奴单于,北匈奴兄弟争立,加之蝗灾严重,漠北大乱,屈兰储等58部20万人附汉。次年,南...
东汉后期,段颎率军镇压羌人武装反汉的作战。 羌族长期生活在今青海、甘肃一带,后渐东移。居于陇山之西的称西羌,其东为东羌。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起,羌人大规模起兵反汉,斗争持续数十年。东汉政府摇摆于安抚与攻战之间。桓帝时,起用积极主张攻战的段颎,统兵攻羌。 延熹二年(159),烧当、烧何、...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大将耿弇率军攻灭齐地武装割据势力的作战。 新莽末年,琅邪(今山东诸城)人张步聚众数千攻城掠地,自立为将军。建武三年,张步杀刘秀所遣使者,受刘永封号为齐王,以剧(今昌乐西)为都城,据有12郡,实力强盛。 五年二月,刘秀在铲除彭宠势力,重创刘永、秦丰、李宪集团之后,兵锋...
东汉建武初年,刘秀军镇压绿林军和赤眉军,夺取关中(今陕西中部)的作战。 更始二年(公元24)冬,赤眉军分为两路西进,夺取绿林军占据的长安(今西安西北)。忙于征讨河北农民军的刘秀,欲乘绿林军和赤眉军火并之机夺取关中,乃遣邓禹为前将军率2万精兵西进。同时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镇守河内郡(...
东汉末年张角等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起义者头裹黄巾,故称“黄巾起义”。 东汉后期,政治腐败,横征暴敛,加之灾情严重,民不堪命,农民纷纷奋起反抗。汉灵帝(168~188)时,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以咒符水治病为传道手段,利用宗教秘密宣传、组织群众,反抗...
更始二年(公元24)刘秀经营河(黄河)北的作战。 更始元年十月,刘秀奉更始帝刘玄之命以大司马名义前往河北各州郡巡抚。十二月,进至邯郸,恰逢邯郸人王郎诈称汉成帝子刘子舆,在当地大豪强刘林、李育、张参等人支持下称帝,遣兵攻取州郡。刘秀逃至蓟(今北京西南),又遇上刘接在蓟起兵响应王郎。二年二月,刘秀...
东汉建武二年至六年(公元26~30),刘秀军攻灭刘永集团的大规模作战。 更始帝刘玄败后,梁王刘永据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招纳诸郡豪强,占领今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28城,自称天子,成为东汉京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的严重威胁。 建武二年夏,刘秀遣虎牙大将军盖延率四将军、十余万人分两路讨伐刘...
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三月至十二年十一月,刘秀遣军溯江而上,消灭公孙述集团,完成统一大业的大规模作战。蜀军占据的长江天险虎牙山遗址 战前态势 更始元年(公元23),公孙述起兵据成都。建武元年称帝,建号“成家”,改元“龙兴”,占有今四川、重庆及陕西南部。 公孙述自建武四年、五年出兵争夺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