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史
[明]
后金(清)与明战争
请选择
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1627),辽东巡抚袁崇焕督率宁远(今辽宁兴城)、锦州(今属辽宁)军民击败后金汗皇太极进攻的城邑守卫战。史称“宁锦大捷”。 天启六年正月,明军在宁远之战大捷后,以袁崇焕为代表的主战派,为确保山海关不受后金威胁,坚持以辽人守辽土的作战方略,加固和扩建锦州、宁远及中左所、...
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明朝名将袁崇焕在宁远(今辽宁兴城)督率军民击败后金汗努尔哈赤进攻的城邑守卫战。史称“宁远大捷”。 天启初年,后金军继沈辽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今北镇)等40余城堡,并企图进兵山海关。面对后金的凌厉攻势,明辽东经略王在晋等人主张退守山海关;而宁前兵备佥...
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1619)春,后金汗努尔哈赤督率八旗军主力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及其附近地区,击败明军的反击作战。 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害我祖、父”等“七大恨”为由举兵反抗明朝统治,相继克抚顺、清河等城堡,迫明抚顺游击李永芳出降,全歼明总兵张承胤部、参将邹储贤部各万人。明廷闻...
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1621),后金军夺占明辽东军事要地沈阳、辽阳的攻城战役。 明万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1619),后金汗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中获胜后,又相继夺占开原、铁岭(今均属辽宁)等要地,急欲攻取沈阳、辽阳。明廷共议辽东战守,命兵部右侍郎熊廷弼经略辽东。熊廷弼行先固守、后进战之策...
明崇祯十三年至十五年(清崇德五年至七年,1640~1642),明军与清军在松山(今辽宁凌海南)、锦州(今属辽宁)地区进行的决战。 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1631),后金军夺占明大凌河城(今凌海)后,受辽西前哨重镇锦州、松山等城所阻,无法逼近山海关。至十三年,清太宗皇太极鉴于漠南蒙古归附,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