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史
[蒙元]
蒙(元)宋战争
请选择
元至元十二年(南宋德祐元年,1275)至十三年,元军攻取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重要作战。 元至元十二年,元军攻占建康(今南京)、镇江等重镇后,元世祖忽必烈重新部署灭宋战争:命右丞阿里海牙攻湖南,都元帅宋都带等取江西,以切断南宋东西联系;命中书左丞相阿朮攻扬州,阻淮东宋军南援;命中书右丞相伯颜...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南宋德祐元年,1275)二月,元军于丁家洲(今安徽铜陵北长江中)击败宋军水陆阻击的作战。 元军攻占鄂州(今湖北武汉武昌)后,荆湖行省左丞相伯颜率水、步军10余万,沿长江东进。宋黄州(今黄冈)、蕲州(今蕲春东北)、江州(今江西九江)、南康军(今星子)、安庆府(今安徽安庆)等地守...
元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1274),元军突破鄂州(今湖北武汉武昌)地区江防,击败宋军的渡江进攻战。 至元十年,元军攻占襄阳、樊城(今属襄阳)后,元世祖忽必烈命荆湖行省左丞相伯颜从襄阳出发,率水、步、骑军20万,分兵三路攻宋。伯颜以招讨使翟文彬率一部为西路,唆都率一部为东路,自己率主力居中路...
南宋宝祐六年至开庆元年(蒙古蒙哥汗八年至九年,1258~1259),宋将王坚率军民于合州(今重庆合川东钓鱼城)抵抗蒙古军进攻的著名江河要塞防御战。 宝祐六年二月,蒙古大汗蒙哥以南宋囚其使臣月里麻思为借口,发起攻宋战争。鉴于以前多路攻宋失利,为弥补水军不足,决定采取控制全蜀、东下荆襄、略定江南的...
蒙古蒙哥汗二年至四年(大理天定元年至三年,1252~1254),宗王忽必烈率军远征,攻灭大理国的作战。元世祖平云南碑 大理国是白族祖先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建立的政权,辖今云南全境、四川西南部和贵州、广西部分地区,以及缅甸、泰国、老挝的一些地方。传至国王段兴智,大权旁落于丞相高祥。蒙哥汗二年...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南宋德祐元年,1275)七月,元军于长江焦山(今江苏镇江东)水域击败宋军阻击的作战。江苏镇江焦山 至元十二年二月,丁家洲之战后,元军乘胜攻占建康(今南京)、镇江、常州等地。宋廷遣军加强都城临安(今杭州)外围要点防御;同时命保康军承宣使、总都督府诸军张世杰率军北上,阻止元军南进...
蒙古窝阔台汗七年至十三年(宋端平二年至淳祐元年,1235~1241),蒙古军进攻南宋四川、荆襄、江淮地区的作战。 蒙古窝阔台汗六年(1234),蒙、宋联合灭金后,宋乘蒙古军北撤之机,派兵北上收复原北宋西京、东京、南京(今河南洛阳、开封、商丘),被蒙古军击败。 七年六月,窝阔台汗以宋背盟为...
南宋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1273)七月,宋军奔袭元军后方要地的作战。咸淳四年,蒙古军围攻襄阳后,东川蒙古军屡攻巴蜀防御要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东钓鱼山上)。八年,宋知合州张珏筑宜胜山城(今合川北纯阳山),与钓鱼城夹江相依,增强防御。是年,蒙古建国号大元。九年七月,元东川行枢密院事合剌遣先锋赵匣剌...
蒙古至元五年(南宋咸淳四年,1268)至十年,蒙古(元)军长期围困,并最后攻取南宋军事重镇襄阳、樊城(今属襄阳)的作战。 忽必烈即位(是为元世祖)后,国力日盛,为实现其灭宋夙愿,采纳宋降将刘整提出的先取襄阳、樊城、浮汉入江、直趋临安(今杭州)的建策,于至元五年九月,派都元帅阿朮、刘整率军进围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