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平藩镇战争

    唐代宗大历十年至唐武宗会昌四年(775~844),唐王朝平定地方割据势力的多次战争。  藩镇割据的形成 唐平安史之乱后,黄河中下游地区遭受战争极大破坏,唐朝力量大为削弱。被迫投降的安禄山、史思明部将依然盘踞河北故地。唐代宗李豫因无力根除这些残余势力,遂采取姑息政策,在河北设置4个节度使,即昭义薛...

    唐平安史之乱 洹水之战 李晟克长安之战 唐平西川刘辟之战

  • 洹水之战

    唐建中三年(782)正月,河东节度使马燧在洹水(在今河南安阳河)下游地区击败反抗朝廷的魏博节度使田悦的作战。  唐平安史之乱后,渐成藩镇割据之势。建中二年,田悦和平卢节度使李正己,为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争取继承权而与其连兵抗拒朝廷。五月,田悦首先起兵,进围朝廷控制的邢州(治今河北邢台)和临...

    唐平安史之乱

  • 李晟克长安之战

    唐兴元元年(784),神策行营节度使李晟平定朱泚叛乱,收复长安(今西安)的作战。  建中三年(782),河北范阳、成德、魏博及山东淄青等镇,互相结盟,对抗朝廷,共劝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称帝。李希烈遂自称天下兵马都元帅,于四年八月发兵3万围攻襄城(今属河南)。唐廷遣泾原等诸道兵救襄城。十月,泾原节度使...

  • 李愬袭取蔡州之战

    唐元和十二年(817),唐随邓节度使李愬率兵雪夜破蔡州(治今河南汝南),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割据势力的一次著名奇袭战。  淮西镇辖申、光(治今信阳、潢川)、蔡三州。自建中三年(782)节度使李希烈拥兵反叛朝廷形成割据后,其权柄几易。元和九年(814),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代理蔡州刺史吴元济匿丧自领...

  • 唐平西川刘辟之战

    唐元和元年(806),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等于成都击灭西川割据势力刘辟的作战。  唐永贞元年(805),西川节度使韦皋病卒,其支度副使刘辟自为留后,并表请任节度使之职。唐廷不许,而以中书侍郎袁滋为西川节度使。刘辟抗命,拥兵自守。时宪宗初立,无力讨伐,遂以刘辟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刘辟得...

1/1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