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朝战争

    南朝宋永初元年(北魏泰常五年,420)至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589),南朝与北朝为扩张势力和疆土进行争夺、兼并的战争。北朝武士俑  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代;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魏登国元年(386),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北...

    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钟离之战 北魏六镇起义 韩陵之战

  • 北齐攻梁之战

    南北朝时期,北齐天保六年(梁绍泰元年,555)至七年,北齐军两次进攻梁都建康(今南京)被挫败的战争。北齐骑兵(北齐大将军娄叡墓道壁画)  北齐天保六年九月,梁征西大将军陈霸先因反对骠骑大将军王僧辩屈从北齐、迎立被俘的梁贞阳侯萧渊明为帝,举兵攻占石头城(今南京城西),缢杀王僧辩父子。十月,废萧渊明...

  • 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北魏泰常七年(宋永初三年,422)十月至次年闰四月,北魏军攻取南朝宋黄河以南诸战略要地的作战。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在东晋名将刘裕灭后秦时,因屈于兵力,未能救秦;后虽遣使通和,但从未忘南伐。泰常七年九月,魏帝闻代晋称帝建宋的刘裕病卒,即欲发兵取宋河南军事重镇洛阳、虎牢、滑台(今河南洛阳东北、荥阳西...

  • 北魏攻夏统万城之战

    北魏始光三年(426)至始光四年,北魏军攻克夏国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大败夏军的作战。  北魏始光三年九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闻夏主赫连勃勃卒,诸子互相残杀,局势动荡,遂遣司空奚斤率兵4.5万袭夏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南),宋兵将军周幾率万人袭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十月,魏帝自...

  • 北魏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反抗北魏王朝统治的大起义。  北魏王朝为防御柔然的攻扰、护卫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及强化北部边境地区的统治,于北魏初期即在平城以北自西而东设置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今内蒙古五原东北、固阳西南、武川西、四子王旗东南、兴和西北)和怀荒(今河北张北境)六个军事...

  • 北魏破柔然之战

    北魏神�二年(429),北魏军远程奔袭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大破柔然汗国的战争。  自十六国后期起,北魏王朝为扩充势力范围以统一北方,柔然可汗为掠夺魏境的粮资和雄踞大漠南北,连年互相攻战。北魏为防御柔然,拱卫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修筑长城,东起赤城(今属河北),西至五原(今内蒙...

  • 北周灭北齐之战

    南北朝时期,北周建德四年(北齐武平六年,575)至六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率军攻灭北齐,统一北方的战争。  北周建德四年七月,北周武帝宇文邕乘北齐后主高纬昏庸乱政、内叛外离之机,出兵攻北齐。以柱国宇文纯、荥阳公司马消难、郑公达奚震为前三军总管,越王宇文盛、同昌公侯莫陈琼、赵王宇文招为后三军总管,共6...

  • 陈攻北周之战

    南北朝时期,陈太建九年(577)至十年,陈军攻彭城(今江苏徐州)被北周军击败的战争。  陈太建九年十月,陈宣帝陈顼闻北周灭北齐,欲乘机夺取徐(治彭城)、兖(治今山东兖州)二州,遂遣司空、南兖州刺史吴明彻督诸部北进,至吕梁(今江苏徐州东南),击破拒战的北周徐州总管梁士彦。士彦闭城固守,陈军围之。十...

  • 东西魏潼关之战

    南北朝时期,东魏天平二年(西魏大统元年,535)至四年,东、西魏军在潼关地区进行的作战。  韩陵之战后,北魏孝武帝元修因不满居于晋阳(今太原西南)的大丞相高欢擅命专制,设谋欲发兵讨之,高欢识破其谋,于北魏永熙三年(534)六月先机督兵南下。七月,孝武帝勒兵迎战,兵败后,西奔长安(今西安西北),投...

    韩陵之战

  • 葛荣起义

    北魏孝昌二年(526)正月,原怀朔镇兵鲜于修礼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领导起义。原怀朔镇将葛荣参与起义。八月,叛将元洪业杀鲜于修礼,请降于魏。葛荣杀元洪业自立,继领起义部众战斗。九月,北趋瀛州(治今河北河间),于白牛逻(今蠡县境)袭斩魏章武王元融。葛荣自称天子,国号齐,年号广安。不久,擒斩...

1/2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