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见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
(红二方面军战史)
湘赣苏区反“围剿”
请选择
1930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湘东独立师根据湘东行动委员会的指示向湖南省茶陵、攸县、醴陵和江西省萍乡等县出击。首先在攸县老漕泊歼灭反动武装1个挨户团,接着南下攻克茶陵、安仁县城,歼灭2个保安团,尔后回师攻打攸县。因攸县国民党军预有准备,未能攻克,于是改攻醴陵。25日进到攸县以北皇图岭地区时,发...
1931年3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湘东南独立师第3团于湖南省酃县(今炎陵)十都圩附近,与由左右江苏区转战到达该地的红7军直属队和第58团一部会合。两军会合后,决定迅速北返湘东南苏区。此时,国民党军第19师1个团和新编第31师独立第1旅2个团及部分地主武装,在湖口圩和沔渡之间设防堵截,企图将红军围歼...
1933年4月,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进攻湘赣苏区的国民党军第63师退出永新,据守莲花地区。中国工农红军湘赣军区组织地方部队和广大群众,开展游击活动,对其积极袭扰。5月初,第63师在苏区军民围困下物资供应匮乏,被迫派出4个营又1个骑兵连,强行通过苏区,前往茶陵接运军需。湘赣军区总指挥兼...
1933年11月初,国民党军西路军第1纵队司令刘建绪,为了配合赣江以东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率部向湘赣苏区发动进攻,以其第16师和第15师第45旅担任主攻,第15师主力和第63师在南北两翼策应。企图由中央突破,首先夺占江西省莲花县梅花山,尔后向湘赣苏区中心永新地区推进。中国工农红军...
1934年3月下旬,国民党军第15师集结于江西省永新城,企图首先打通永新至莲花的公路交通,为尔后在禾水以北、袁水以南地区进攻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团创造条件。红6军团军团长萧克、政治委员王震决心集中兵力,采取伏击战法歼其一部。4月4日,红6军团获悉国民党军将于5日由永新出动,向沙市方向推进。沙市位于...
1933年5月,参加第四次“围剿”湘赣苏区的国民党军第63师,被中国工农红军湘赣军区部队围困在江西省莲花县城及其附近地区,供给困难。国民党军湘军为接济第63师的夏装、弹药和其他物资,于28日组成一支庞大的运输队,以第15师第43旅为前卫,第63师补充营为本队,第19师第55旅为后卫,押解数百名挑...
1931年9月下旬,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失败后,其第28师1个团撤到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9月28日,中共湘赣临时省委以为该部是国民党的一个挨户团,决定以湘赣苏区红军主力和地方武装各一部,在红军第3军团特务营的配合下予以歼灭。29日上午,战斗开始。湘赣红军独立第1师从西北、独立第7团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