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岭头姚盘山战斗

    1933年9月,国民党军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的同时,以浙赣闽边警备区的5个师和4个保安团“围剿”闽浙赣苏区。闽浙赣苏区红10军在反“围剿”作战中,给国民党军一定打击。11月下旬福建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军对闽浙赣苏区在战略上转攻为守,广筑公路和据点,伺机向苏区再次发动进攻。为配合中央苏区反...

    闽浙赣苏区

  • 官塘战斗

    1929年11月,驻广东省梅县地区的国民党军第61师1个旅,为阻止东江地区的红军从八乡山向梅江平原发展,派特务营300余人进驻梅县县城(今梅州城区)以南的官塘圩。东江红军为扫清向梅江平原发展的障碍,由中共东江特委常委、军委会书记古大存指挥红军第46、第47团及梅南、五华武装大队共1000余人,于...

  • 贵溪余江战斗

    1931年3月中旬,国民党军以两个多师的兵力,由江西省上饶、德兴、余江、贵溪等地向赣东北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中共赣东北特委决定以1周时间,对红10军进行整顿,加紧军事训练,在提高军政素质的基础上,由军长周建屏率领打击侵入苏区的国民党军。4月上旬,国民党军第18师补充旅进占苏区境内贵溪县的周坊...

  • 海陆丰苏区反“清剿”

    1928年2月,国民党军粤、桂军阀的两广战争结束。中旬,其第8路军总指挥李济深等指挥第4军第11师、第5军第16师和第7、第13军各一部及2个保安团队共7000余人,在海军第4舰队4艘舰船配合下,西从惠阳、北从河源、东从普宁出发,对海陆丰苏区进行“清剿”,企图围歼工农革命军和农民武装。2月29日...

    海陆丰苏区

  • 河口战斗

    1930年11月,国民党军在“围剿”中央苏区的同时,以约4个师的兵力,对赣东北苏区和红10军进行第一次“围剿”,并分别由鄱阳、景德镇、屯溪、南昌推进到万年、乐平、玉山、广丰、上饶、贵溪等地,企图消灭红10军和摧毁苏区。针对国民党军的推进情况,中共赣东北特委和军事委员会决定,以地方武装和赤卫军广泛...

  • 怀玉山战斗

    1935年1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团在江西省东北部和浙江省西部的怀玉山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的战斗。  1934年11月后,闽浙赣苏区红10军和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即红7军团)合编的红10军团,在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和军团长刘畴西、政治委员乐少华的率领下,遵照中革军委和中央军区关于打击...

  • 江桥反击战

    1930年7月,江西红军独立第1团与赣东北地区的部分地方武装正式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周建屏任军长,胡庭铨兼代政治委员,辖第1、第10、第19团和特务营、机炮连,共2000余人。随后,为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夺取九江的指示,红10军向鄱阳、湖口、九江方向进击,相继攻占上饶、弋阳、余江、乐平、鄱阳等...

    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

  • 林招战斗

    1930年4月28日,国民党军第61师1个团及广东省潮阳县警卫队共1000余人,在普宁、惠来两县警卫队各400余人配合下,分三路进攻潮阳、普宁、惠来三县边界的大南山地区,企图消灭东江红军。中共东江特委常委、军委书记古大存获悉情况后,即以红军第49、第47团共1000余人,分别进至潮阳县林招南侧排...

  • 陵水战斗

    1927年11月中旬,中共广东省陵水县委员会按照中共琼崖(即海南岛)特委关于进一步扩大武装暴动,夺取全琼崖军事胜利的指示,决定于当月25日组织农军进攻陵水县城。21日,琼崖工农革命军东路总指挥徐成章率3个连300余人,从万宁县第四区孤村出发,于24日攻占陵水县城外国民党军牛岭据点,威逼城内国民党...

  • 闽浙赣苏区反“围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赣苏区红军在福建、浙江、江西三省边界地区,反击国民党军“围剿”的作战。  闽浙赣苏区是由赣东北苏区逐步发展形成的。1930年11月,国民党军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的同时,以约4个师的兵力,对赣东北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企图歼灭红军第10军于苏区中心葛源地区。中共赣...

    闽浙赣苏区 中央苏区 河口战斗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

1/3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