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见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
(东北抗日联军战史)
请选择
1937年1月下旬,驻黑龙江省依兰县后刁翎镇日军300余人向林口县移防。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得知情报后,决定实施伏击。27日夜,副军长柴世荣率领第2师第5团、军部警卫营、青年义勇军和妇女团共800余人,由徐家屯进入大盘道设伏。时逢天降大雪,设伏部队用冰雪筑起掩体,埋伏在大盘道两侧。28日13时,日...
1936年9月10日,战斗在吉林省绥芬河、宁安(今属黑龙江省)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第4团与第5军宁安留守处,获悉2日内有1列日军军用列车经牡丹江开往穆棱,第4团团长侯国忠和留守处主任张中华决心伏击该列车,夺取物资。12日黄昏,第4团第4、第6、第7连和第5军警卫营第1、第2连联合抗日义勇军黑...
1936年6月和1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第1、第3师,先后从辽宁省本溪县境和新宾县境向辽宁省西部、热河省进行远征的战略行动。 1936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被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撤销后,东北抗日联军失去统一领导的核心。4月,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和伪满洲国军政部开始推行“三年治安肃正计划”,重点“讨...
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由黑龙江省汤原地区向铁力、海伦地区转移,打破日伪军“讨伐”的作战行动。抗联第3军一部整装待发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在松花江下游地区与第6军及其他抗日武装密切配合,广泛开展抗日游击作战,使北满游击区扩大到近40个县境,部队发展到10个师6000余人,引起日伪当局极大不...
1933年9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吉林省汪清、珲春反日游击队联合救国军吴义成部,反日山林队金山、三侠等部共2000余人攻打东宁县城(今属黑龙江省)。东宁城有日军500余人和部分伪军防守,城四周筑有炮台,城外挖有水沟,并设有铁丝网,工事比较坚固。凌晨3时许,由汪清、珲春反日游击队与共产党员史忠恒...
1935年1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和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各一部,对吉林省敦化县官地街、通沟岗子日伪军的袭击战斗。 1935年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和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决定,以第2军第3、第4团各1个连和第5军第1、第2师各2个连,共同组成西部派遣队共250余人进至敦化、额穆一带开展游击...
1935年5月1日晚,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独立师第1团第5连联合抗日义勇军“明山好”等部共200余人,组成4个战斗队,到吉林省敦化县哈尔巴岭车站与大石头车站间距长春371千米处,伏击日军从朝鲜清津开往长春的202次列车。第5连等部拔掉枕木上的道钉,埋伏在铁路两侧。2日2时许,202次列车驶入铁路...
1936年4月,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在吉林省敦化县寒葱沟对日伪军的伏击战斗。 1936年3月,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军长王德泰、政治委员魏拯民,为打破日军“讨伐”,巩固并发展游击区,决心率部主动出击,打击日伪军。4月初,第1师进至吉林省敦化县城与大蒲柴河镇之间的玉皇庙附近待机;第3师进至敦化以南地区...
1934年冬,饶河民众反日游击队在黑龙江省虎林、饶河地区反击日伪军“讨伐”的作战。 1934年11月,驻饶河县日军调集兵力对虎林、饶河地区抗日游击队进行冬季大“讨伐”。饶河民众反日游击队200余人在中共饶河中心县委领导下,做好思想动员、积蓄粮弹和组成滑雪队等准备工作后,即将游击队分成数个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