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战争

    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在东北、上海等地奋起抵抗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由来已久。19世纪末叶,日本由资本主义发展成帝国主义国家后,...

    日俄战争 九一八事变 东北抗日义勇军 东北抗日联军

  • 安丘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军区所属鲁中军区部队,对驻山东省安丘地区日伪军进行的进攻战役。  1945年6月初,鲁中军区司令员王建安、政治委员罗舜初根据山东军区夏季攻势作战部署,决心集中第1、第2、第4、第11、第12团和第9团1个营及部分地方武装共万余人的兵力,在万余民兵支援下,向驻安丘地区的日军...

  • 安阳战役

  • 八公桥战斗

    1943年秋,在日军以重兵对冀鲁豫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末期,盘踞在濮阳、东明地区的伪军第2方面军也乘机向东“蚕食”濮县(今并入范县),设置碉堡、据点百余个,企图向冀鲁豫边根据地范县、观城(今并入莘县)中心区推进。为恢复并巩固根据地,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决定在反“扫荡”结束后,发起反击伪军“蚕食...

  • 白晋铁路破击战

    1940年春,日军在华北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将山西省境内白圭至晋城公路改建为铁路,企图割裂太行、太岳两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为破坏其修筑铁路的计划,摧毁据点,解放被日军强征的民工,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决心发起白晋铁路破击战。其部署是:以师特务团和部...

  • 白彦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15师一部与日伪军反复争夺山东省费县白彦镇的战斗。  1939年冬,第115师在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1总队配合下,开辟了临沂、费县、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滕县(今滕州市)边界地区,建立了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为向鲁南北部天宝山区发展,打通与鲁中区的联系,第...

  • 百花洞战斗

    1941年6月10日,驻广东省东莞县的日伪军600余人,利用夜暗袭击县城东南约20千米处大岭山抗日根据地中心区百花洞村,企图消灭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大队。第3大队大队长曾生获悉日伪军企图后,率领3个中队200余人及自卫队近1000人,占领百花洞村周围高地。11日拂晓,日伪军进至百花洞村,遭游击...

  • 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使用105个团的兵力,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的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  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乘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西欧和北欧迅猛推进、美国的战备尚未完成、英国又无力东顾之机,积极准备实行“南进”政策,攫取英、美、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因...

  • 半塔集保卫战

    1940年3月,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乘新四军第5支队主力西援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以西之机,调集第117师、独立第6旅及地方保安旅、团等共1万余人,向安徽省来安县半塔集地区进攻。第5支队留在半塔集地区仅有后方机关、特务营、教导大队等共2000余人。由于兵力悬殊,路东局势...

  • 保卫河防作战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留守兵团和第120师部队粉碎日军对陕甘宁边区府谷至宜川黄河防线历次进攻的作战。陕甘宁边区黄河防线上的八路军哨所  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所在地,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千里河防是边区通向各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通道。自1938年3月起,...

    陕甘宁边区 八路军第120师

1/29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