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审计

    1946~1950年,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审计。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中央军委召开后勤会议,要求以审计制代替首长批发制,严格执行三级审计制度,克服贪污浪费现象。1949年6月,中央军委颁发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后勤部供给制度(草案)》,统一了全军的审计制度。各野战军按中央军委要...

  • 军队审查委员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建立的民主性经济审查组织。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副主席王稼祥1932年2月17日签发的《经理工作问题提案》中的经济公开条例规定,师以上各级及红军总医院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成立审查委员会。师审查委员会由各团选派士兵代表2人,师直属部队选派代表1人...

  •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审计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八路军、新四军的审计。1938年11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批准颁布《中央军委财政委员会暂行条例》,规定在中央军委财政委员会下设审计处,为执行权力机关,负责审查预算、决算。1942年2月,中央军委颁布《八路军、新四军供给工作条例》,其中规定了八路军、新四...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审计

    1927年8月~1937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的审计。工农红军建军初期,就非常注重经济监督。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改编,开始在部队连、营、团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理财,监督部队财经收支,开始了审计监督的尝试。1928年4月,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军队审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审计。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局成立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局成立前的审计 1949年10月至1985年7月,军队审计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  机构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军经费改由国家财政统筹统支。1950年2月,在周恩来领导...

    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署 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理论研究中心 军队审计科学研究所

  • 中央军委财政委员会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最高审计机关。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王稼祥1938年11月20日签发的《中央军委财政委员会暂行条例》,为审查军委所属各后方机关、部队、学校的财政收支事项,在中央军委主席指导之下设立财政委员会,简称军财会。军财会由中央军委主席指定7~9名委员组成,其中主任1...

1/1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