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审计学
[中国军事审计史]
中国古代军事审计史
请选择
中国1840年以前各时期军事审计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审计演变的历史进程中,贯穿着两条线:一条是以勾考账簿为主,审查钱粮收支的真实性,类似现代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一条是以考核官吏财政经济政绩为主,与行政监察紧密结合的审计活动,类似现代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两者互为补充,不同时期有所侧重。中国...
中国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军事审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上计制度逐渐淡出,始于曹魏的中央专职审计机构比部出现并逐渐完善,御史中丞等监察官员的审计职能加强;隋唐时期,比部审计制度发展至鼎盛,审计史学界把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审计称为比部审计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粮草供应成为战争取胜的重要...
中国清代雍正年间专门成立的负责审计全国财政支出的机构。雍正元年(1723)成立,雍正三年八月撤销。会考府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平级,有事可直接向皇帝报告。会考府总理事务王大臣有怡亲王允祥、吏部尚书隆科多、大学士白潢、都察院左都御史朱轼。据《雍正实录》记载,会考府成立后,雍正皇帝下诏:“嗣后...
中国元、明、清时期的军事审计。元代在中书省户部设金、仓、内度、外度、粮草、审计六科负责专职和内部审计工作,在中央御史台下设殿中司和察院,在地方设两个行御史台,在包括中书省在内的十一个省区设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形成以御史台为中心的三级监察审计系统。明、清两代六部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分掌各...
中国宋代的军事审计。宋代是中国审计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北宋设户部、度支、盐铁三司统管全国财政、审计,在三司下设三部勾院、都磨勘司、马步军专勾司、提举账勾磨司等机构职掌审计工作。南宋时,出现以“审计”命名的审计司、审计院,审计史学界称宋代的审计为三司与审计司(院)审计阶段。这一阶段审计的显著特点是出...
中国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军事审计。上计是中国古代帝王考核官吏政绩的一种制度,包括对财务、税赋的审计监督。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确立并实行了上计制度;秦汉时期,统一并完善了上计制度。审计史学界把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审计称为上计审计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沿袭周制,改进周制,在西周岁会、大计之制的基...
中国宋代负责审查军队和中央各部门财物出纳账籍的审计机构。北宋太宗淳化三年(992),鉴于三司审计机构事繁,未勾考的账籍经常积压,不能一一审查,而致其中多有奸弊,故依户部使樊知古上奏的办法,增置专勾司,专门负责审计军队的钱粮给受事项,并分设马兵、步兵两院,因而又称马步军专勾司。 神宗元丰三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