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需勤务组织体制

    军需勤务的组织体系及其相应制度的总称。后勤体制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军需编制序列、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相互关系。  世界各国军队军需勤务组织体制不尽一致。美国国防部后勤组织机构负责军队给养和被装的统一采购、供应与管理;军、师后勤保障部设物资管理中心,负责所属和配属部队的给养、被装物资的保障。俄罗斯...

    军需仓库 被装修理所 军需专业训练 军需动员

  • 被装修理所

    军队中主要担负被装修理和被装零星加工任务的机构。又称军需修理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被装修理所加工作训服  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装修理所始建于1954年。组建初期,主要为部队修理旧被服、鞋靴、炊事用具和餐具。20世纪60年代起,除完成修旧任务外,还以回收的废旧被装等物资为材料,翻新、改制和加工部队需要的...

    军需仓库

  • 部队生活服务中心

    为部队基层伙食单位提供主副食原料及成品、半成品等的生活保障机构。海军称舰艇食品供应站,空军称航空兵场站生活服务中心。主要任务是对伙食单位所需的主副食和炊事燃料实行统一计划、采购、加工、供应和结算。部队生活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堵塞伙食管理漏洞,提高保障效益,减轻基层负担,促进基层后勤建设。某部队...

  • 给养所

    战时部队实施饮食保障的临时机构。通常由作战分队开设。任务是接收、储存和运输给养,制作、前送、分发食物和饮水等。  世界各国军队战时都根据部队编成和战术要求等,开设不同规模的临时饮食保障机构。如美国军队开设营(连)野战厨房或按区域开设区域厨房;20世纪80年代,苏联军队在营一级开设给养所,组织战时...

  • 军粮供应站

    担负军粮供应的专门机构。平时设在军队驻地粮食供应部门,负责驻军日常粮食供应;战时视情扩大或增设供应点。  在历次革命战争特别是解放战争中,军粮供应站对保障部队所需粮食的供应起了重要作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有些地区已有设站筹粮的做法。1931年4月,中国共产党闽粤赣省委要求在各县、区的重...

  • 军人服务社

    军队中为军人、职工及其家属生活服务的商业和服务业经营机构。又称军人商店、军人供应社。  世界各国军队军人服务社的组织领导、规模、业务范围等不尽相同。美国军队有军内超级市场和小百货商店,为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生活日用品。英国军队在海外战区条件许可的地方设军人消费服务社。俄罗斯军队也编设有军人服务社。中...

  • 军需仓库

    军队储存被服装具、给养、饮食装备器材等物资的设施及其管理机构。军需物资储存和供应的基地。按管理层次,可分为战略仓库、战役仓库、战术仓库;按任务性质,可分为储备仓库和周转供应仓库。军需仓库通常编设有管理部门、勤务分队和相应的专业人员,主要担负军需物资的接收、保管、发放和质量检验等任务。战略、战役仓...

    被装修理所

  • 军需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军队从事军需产品质量检验的部门。任务是对加工、订购的军需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检验,调查处理出现的质量问题。对落实军需产品订货合同,保证产品质量,协调生产进度和产品发运等,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始于1953年。同年,总后方勤务部军需部在军需工厂集中的城市设驻厂员小组,负责...

    被服装具 给养器材

  • 军需专业训练机构

    从事军需专业教学和训练的单位。一般指机关主管军需教育训练的部门和从事军需专业教学的院校(系)及部队的专业训练队等。对于加强军需专业训练,培养军需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革命战争时期,已有培训军需人员的机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于1932年11月在江西瑞金创建红军供给...

  • 军需装备研究机构

    专门从事军需装备科学技术研究的单位。包括军需装备研究(试验)院、所、中心、实验室(场)等。通常负责军队被服装具、饮食装备器材和军用食品等综合性或专项性研究工作。对于改善和发展军需装备,保证部队人员生活和提高战斗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单兵装备人机工程实验室  不少国家和军队都设有军需装备科研机构,但...

    被服装具 军用食品

1/1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