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心理学
[中国古代军事心理]
请选择
中国古代心理战概念。意为通过维护“道”的权威和尊严,坚持战争的正义性,从而达到争取民心的目的。孙武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子·计》)护道是动员民众进行战争的心理依托,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政治基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多助之至,...
通过隐真示假对敌将帅进行心理欺骗,使其在作战指导中产生错误的判断。中国古代心理战概念。“心者,将之所主也,夫治乱勇怯,皆主于心。”(《十一家注孙子·军争》,张预注)乱敌将帅之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孙武主张要针对敌将的弱点“怒而挠之”、“卑而骄之”、“利而诱之”。《六韬》认为将帅存在着不同...
中国古代心理战概念。古代兵学术语之一。意为对敌采用心理攻击。语出《三国志•蜀书•马良传》“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裴松之注:“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先秦典籍《军政》佚文中即有“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的记载,提出用“夺人之心”战胜敌人。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规模...
中国古代心理战概念。意为提高军队的士气战胜敌人。《孙子·军争》记载:“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孙子》中把激励和凝聚己方军心士气,瓦解削弱敌方军心士气看作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强调战争指导者要善于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