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
  • 战役法

    进行战役的方法。按参战军种,分为联合战役法,陆军、海军、空军战役法,第二炮兵战役法也属于军种战役法;按规模,分为战区(方面军群)战役法、战区方向(集团军群)战役法和集团军战役法;按战役形式,分为机动战(运动战)战役法、阵地战战役法、游击战战役法;按类型和样式,分为进攻战役法、防御战役法及其他各种...

  • 包围

    在正面部队配合下向敌翼侧或后方突击,形成围攻态势的作战行动。兵力机动的重要样式之一。按规模,分为战略包围、战役包围、战术包围;按样式,分为一翼包围、两翼包围、四面包围和垂直包围等。目的是陷敌于孤立无援状态,为速决全歼敌人创造有利条件。两翼包围示意图  在战争史上,包围是一种重要的行动和战法。中国...

  • 保护海上交通线战役

    为保护己方海上交通线而实施的海上防御战役。又称海上保交战役。海上防御战役的重要样式。可分为远洋保交战役、近海保交战役和沿岸保交战役。目的是挫败敌方对己方海上交通线的破击行动,保障海上交通线畅通,保持己方兵力机动自由。  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是伴随海上破交行动而产生的。进入16世纪,为了应对敌方的破...

  • 兵力投送

    军队为争取战略战役主动和营造有利的作战态势,利用国家和军队的综合运送能力,将作战力量从战略腹地或战役纵深向指定地区实施远距离输送的行动。美军作战理论之一,主要目的是:显示国家的决心和军事实力,对敌实施战略威慑;在冲突和战争爆发前,迅速集聚作战力量,在作战地区建立战略或战役优势;在冲突和战争过程中...

  • 并肩突击

    两个以上突击集团从相邻的地段向同一方向之敌同时实施的突击。突击的方式之一。通常在敌有绵亘正面防线而没有暴露翼侧,战场条件又有利于同时展开两个以上突击集团(部队)兵力时采用。基本任务是在敌防御阵地打开较大缺口,削弱敌整体防御能力,为而后歼灭守敌创造条件。基本要求:①选准主要突击方向,明确并肩突击的...

    突击

  • 并行作战

    对敌人进行时间上同时、空间上同步、规模上同一的并行攻击,快速获取效果的作战。又称平行作战。美军用语。相对于顺序作战而言。美国空军退役上校J.沃顿最先提出,经空军少将D.德普图拉系统研究并阐述。美军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军认为,传统的作战由于无法直接打击最重要的目标,只能按照线性...

  • 常规导弹突击战役

    常规导弹战役军团对敌进行常规导弹突击的战役。通常是联合战役的组成部分,也可独立实施。基本任务:实施常规导弹威慑,独立对敌战略战役纵深内的重要目标实施火力突击,协同空军夺取战役制空权,协同海军夺取战役制海权,协同陆军夺取陆上作战的主动权等。  常规导弹突击战役是随着常规导弹的出现和常规导弹部队的建...

    联合战役 火力突击 战役制空权 战役制海权

  • 导弹突击集团

    联合战役中担负导弹突击任务的兵力集团。战役编组之一。联合战役部署的组成部分。联合火力打击的骨干力量。按行动性质,分为核导弹反击集团、常规导弹突击集团、巡航导弹突击集团。导弹突击集团通常在联合战役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基本任务:突击敌战略、战役指挥中枢,导弹基地,空军基地,海军基地,工业基地,战略预...

    战役编组 联合火力打击

  • 导航战

    以电子战手段干扰对方导航系统,以及针对对方对己方导航系统的干扰开展反干扰的作战行动。美军用语。美军20世纪90年代针对现代电子干扰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提出,旨在确保美国定位导航优势。目的是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己方及盟军的导航能力,尽力遏制对方的导航能力,夺取并保持战场的导航优势。  导航战继电子战、信...

  • 登陆场

    登陆部队在敌岸攻占的具有一定宽度和纵深的地域。发起陆上进攻作战的基础,用以保障后续梯队上陆和发展进攻。其范围通常由上级确定,包括敌岸陆地及其近岸水域和相应空域。分为战术登陆场和战役登陆场。战术登陆场通常由第一梯队师、旅、团夺取并建立;战役登陆场以战术登陆场为基础,经过逐级扩大、连接而成,是建制内...

1/18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