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军事关系
国际军事条约
军备控制与裁军条约
核军备控制与裁军条约
请选择
主权国家或国际组织就国际核军备控制与裁军问题所达成的国际协议文件的统称。包括条约、协定、协议、议定书等。一般分为禁止核试验条约、防止核扩散条约、限制和削减核武器条约与无核区条约。已有的核军备控制与裁军条约主要部分是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就一系列核军备控制与裁军问题进行谈判的结果。美、苏(俄)既要通...
联合国大会于1968年6月12日通过的关于禁止核武器扩散的条约。又称《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1968年7月1日在莫斯科、伦敦和华盛顿开放签署。1970年3月5日生效,有效期为25年。1995年5月11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与延期大会决定条约无限期延长。2000、2005、2010年先后举行...
苏联、美国和英国于1963年8月5日在莫斯科签署的旨在巩固核大国核垄断地位的条约。全称《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同年10月10日生效,无限期有效。该条约向所有国家开放签署。至2012年12月,共有130个国家签署、批准或加入。 历史背景 核试验持续威胁世界安全与和平。...
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十国首脑于1995年12月15日在泰国曼谷签订的无核武器区条约。又称《曼谷条约》。1997年3月28日生效。无限期有效。 1971年,东南亚国家联盟宣布该地区为“和平、自由和中立区”。1983年,印度尼西亚建议建立东南亚...
埃及、南非等42个非洲国家代表于1996年4月11日在开罗签订建立非洲无核武器区的条约。又称《佩林达巴条约》。条约经28个国家议会批准后生效,无限期有效。由序言、22条正文、4个附件和3项议定书组成。主要内容有:①正式宣布非洲大陆、非洲统一组织岛屿成员国和非洲统一组织各项决议认为属于非洲的所有岛...
联合国大会于1970年12月7日通过的关于海床军备控制的条约。全称《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条约》。又称《海床军备控制条约》。1971年2月11日于华盛顿、伦敦、莫斯科开放签署,签字国为22个。1972年5月18日生效。至2011年12月,共有97个国家签字并交存批...
旨在保护国际核运输中用于和平目的的核材料安全、防止核扩散的多边国际公约。1974年由美国倡议,1979年由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代表在维也纳通过,1980年3月3日开放签署,1987年2月8日生效。截至2008年8月,公约对13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生效。 公约包括序言、23条正文和2个附件。主要内...
墨西哥、智利等14个拉丁美洲国家于1967年2月14日在墨西哥城特拉特洛尔科区签订的建立无核武器区条约。无限期有效。全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禁止核武器条约》,又称《特拉特洛尔科条约》。条约采取对缔约国分别生效的方式。1967年9月20日首先对墨西哥生效。至1995年,33个拉美国家已全部签署,其中...
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政府于2002年5月24日签订的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的条约。又称《美俄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关于裁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莫斯科条约》。2003年3月6日,美国参议院全票批准该条约。2003年5月29日,俄罗斯上院(联邦院)通过该条约。2003年6月1日,俄罗斯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