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军事关系
军事同盟
请选择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于18世纪前期组织的旨在孤立瑞典的同盟体系。北方战争后期,瑞典败局已定,俄国势力的迅速增长引起了西欧国家的关注。英国等为遏制俄国在波罗的海的扩张势头,力图分裂北方同盟、孤立俄国。与此相反,法国对俄国态度有所松动,同意了俄国的结盟请求,表示愿意充当俄瑞两国的调停人。此时普鲁士开始与...
埃及和叙利亚依据《埃叙共同防御协定》等条约建立的同盟。20世纪50年代初,阿拉伯民族统一运动高涨,埃及、叙利亚同以色列的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并受到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威胁。为加强两国间的联合,埃及与叙利亚于1955年10月20日在大马士革签订《埃叙共同防御协定》。埃叙军事同盟成立。两国依据共同防御条...
奥地利、波兰、威尼斯在奥土战争期间结成的针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事同盟。1683年初,土耳其利用匈牙利贵族的反奥地利起义和法国的支持,重开奥土战争,土军一度攻入奥境内。3月31日,奥地利与波兰结成反土同盟。同盟得到了教皇、萨伏依、热那亚、托斯卡纳、西班牙、葡萄牙、巴伐利亚、萨克森的支持。9月,奥...
17世纪后期,由荷兰发起组织的旨在反对法国路易十四霸权的军事同盟。法荷战争(1672~1678)结束后,法国成为欧洲最强盛的国家,路易十四开始执行咄咄逼人的兼并政策和不宽容的宗教政策。1684年,在累根斯堡会议上,法强迫其他国家承认法对南尼德兰、阿尔萨斯、卢森堡地区的兼并。1685年《枫丹白露敕...
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黑山)四个巴尔干国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组成的针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事政治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地区的民族解放斗争因土耳其在意土战争中的失败而受到鼓舞,巴尔干国家试图趁机联手将土耳其逐出欧洲地区。巴尔干国家的意图得到了协约国中俄国的积极支持和英、法...
中东地区区域性军事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在中东地区筹建“中东司令部”和“中东防务委员会”等计划相继受挫。为分裂阿拉伯国家联盟、镇压中东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对付“共产主义扩张”,1953年起,美国分别同土耳其、伊拉克、伊朗等国先后缔结双边军事协定。在美国的策动下,1955年2月24日,伊拉克...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缔结的军事政治同盟。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北约组织的建立是美国遏制苏联、控制西欧、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1949年4月4日,法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条约》 历史背景 1948年3月17日,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缔结《布鲁塞尔条约》。同年3月22日~4月1日,...
俄国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发起组织的针对瑞典的旨在夺取波罗的海霸权的军事同盟体系。欧洲三十年战争后,瑞典同俄国、丹麦、波兰、勃兰登堡—普鲁士、萨克森的争夺日趋激烈。凭借强大的陆、海军实力和与英、法、荷等国的同盟关系,瑞典获得了波罗的海地区的霸权。俄多次挑战瑞典寻求北方出海口而未果。彼得一世亲政后...
古希腊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南希腊)大部分城邦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古称“拉凯达伊梦人及其同盟者”。旨在维护入盟各邦特别是斯巴达奴隶主的利益。设有代表会议,入盟各邦均有投票权,决定和平、战争和结盟等重大问题,但斯巴达在同盟中占据领导地位,有权召集同盟代表大会和任命战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