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

请选择

  • 《埃以和约》

    埃及和以色列为结束两国战争状态而签订的和平条约。1979年3月26日,由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M.贝京在华盛顿签订。同年4月25日生效。美国总统J.卡特作为联署人也在条约上签了字。和约包括序言、9条正文及3个附件。主要内容有:①双方深信迫切需要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242号、第338号决议在中东...

    《戴维营协议》

  • 《埃以停战协定》

    埃及和以色列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罗得岛签订的全面停战协定。全称《埃及和以色列全面停战协定》。同日生效。由12条正文、3个附件和8个换文组成。主要内容有:①双方武装部队实行全面停战,在规定时间内从有关地区减少或撤退部队;任何一方不得采取战争行为或敌对行为反对另一方的武装部队或在对方控制地区...

  • 《奥土协定》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奥地利于1699年1月26日在斯拉沃尼亚的卡尔洛维茨镇(贝尔格莱德西北)举行的为结束奥土战争的和平会议上达成的停战协定。《卡尔洛维茨和约》的一部分。主要内容有:①奥地利获得东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和几乎整个斯洛文尼亚,但巴纳特及其各要塞则归还土耳其。②双方为了领土安全可...

  • 《巴黎和约》(1763)

    英国、法国和西班牙于1763年2月10日在巴黎签订的结束七年战争的和约。葡萄牙后加入该和约。1756年8月,普鲁士进攻萨克森,七年战争爆发。在此次战争中,英国支持普鲁士,奥地利支持萨克森。在奥首相兼外交大臣W.考尼茨的活动下,奥的盟友法国、俄国加入支持奥的战争。1757年7月,瑞典也正式加入奥地...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巴黎和约》(1814)

    法国和第六次反法联盟参加国俄国、英国、普鲁士、奥地利于1814年5月30日签订的和约。又称《法国、奥地利、俄国、英国和普鲁士和平条约》、《第一次巴黎和约》。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后陆续参加。1814年3月30日,第六次反法联盟的军队攻入巴黎。拿破仑·波拿巴在枫丹白露宫得知此消息后立即表示接受反法联...

  • 《巴黎和约》(1815)

    法国和第七次反法联盟参加国俄国、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于1815年11月20日签订的和约。又称《第二次巴黎和约》。1815年6月拿破仑·波拿巴在滑铁卢战败后,反法联盟国家在巴黎召开会议,决定推翻1814年《第一次巴黎和约》,严厉惩处法国。英全权代表卡斯尔雷子爵R.斯图尔特、俄全权代表卡波迪斯特里亚...

  • 《巴黎和约》(1856)

    俄国和英国、法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撒丁、奥地利、普鲁士等克里木战争交战各方为结束战争于1856年3月30日在巴黎签订的和约。主要内容有:①俄国将卡尔斯城及其占领的土耳其其他领土归还土耳其,法、英、撒丁将占领的塞瓦斯托波尔、巴拉克拉瓦等克里木城市归还俄国。②承认土耳其与欧洲列强同盟有共同利益,各...

  • 《巴黎和约》(1947)

    反法西斯同盟国和法西斯德国的盟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及芬兰于1947年2月10日在巴黎分别缔结的和约的总称。又称《五国和约》。同年9月15日生效。同五国(其中一国或若干国)签订和约的国家主要有苏联、美国、英国、法国、中国、比利时、白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波兰、乌克兰、南...

    《辛丑条约》

  • 《巴黎协定》(1954)

    美国、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葡萄牙、希腊、土耳其、丹麦、挪威、冰岛、加拿大和联邦德国为终止对联邦德国占领制度和使其加入北大西洋条约组织而就政治、军事、经济等问题以双边和多边形式于1954年10月23日在巴黎签订的一系列文件的总称。除“关于西欧联盟的文件”于1955年5月6日生...

    《布鲁塞尔条约》 北大西洋条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 《北爱尔兰和平协议》

    英国、爱尔兰和北爱尔兰各党派于1998年4月10日签订的有关北爱尔兰地位的协议。主要内容有:①北爱尔兰将按比例代表制产生有108个议席的议会,由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共享权力,新议会有立法权和行政权,由各党按比例选出12人执行委员会行使行政权力。②成立一个跨边界的部长委员会(即南北委员会),以加强北爱...

1/6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