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军事关系
国际军事条约
[军事合作条约与军事协定]
请选择
约旦、叙利亚、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埃及和也门于1950年4月13日在开罗拟定,同日至1952年2月16日先后签署的阿拉伯国家之间的集体安全条约。全称《阿拉伯联盟国家间联合防御和经济合作条约》。1952年8月23日生效。条约包括13条正文、1个军事附件和1项补充议定书。主要内容有:①缔约国...
欧洲联盟15国于1997年6月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的政治条约。又称《关于修改欧洲联盟条约和修改建立欧洲共同体诸条约及有关共同体文件的阿姆斯特丹条约》,简称《阿约》。欧盟15国外长于1997年10月2日在阿姆斯特丹正式签署,1999年5月1日生效。条约主要是对欧盟已有条约的修订...
埃及和叙利亚于1955年10月20日在大马士革签订的军事条约。同年11月6日生效。有效期为5年,并可延长5年。协定由序言、13条正文和1个附件组成。主要内容有:①对任何一缔约国的武装侵略,也被认为是对另一缔约国的侵略,后者保证立即予以援助,并采取包括使用武装力量在内的一切措施以击退侵略。②缔约双...
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于1915年9月6日签订的同盟协定。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后,德国、奥匈帝国即准备与保加利亚缔结军事同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保加利亚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巴尔干半岛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协约国和同盟国竞相争取的对象。随着战局的变化,保加利亚逐步向同盟国靠近。德、奥匈愿...
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外长于1955年5月15日在维也纳与奥地利签订的政治条约。全称《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同年7月27日生效。奥地利原为独立国家,1938年被纳粹德国吞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美、英、法四国对其实施分区占领。奥地利曾作为德国的组成部分参与了侵略战争,四国对如何...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于1993年8月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就解决巴以冲突达成的协议。又称《巴以协议》。1993年9月13日该协议由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Y.拉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对峙中的以色列士兵与巴勒斯坦抗议者 阿以冲突和巴勒斯坦问题由来已久。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1...
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于1951年9月1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又称《太平洋安全公约》。1952年4月29日正式生效。无限期有效。由序言和11条正文组成。主要内容有:①缔约各国重申“希望加强太平洋地区的和平结构”,“愿意公开并正式宣布它们的团结意识”,并将“进一步配合它们的建立集体防务...
法国于1881年5月12日强迫突尼斯侯赛因王朝接受其“保护”所签订的条约。又称《法国和突尼斯保证条约》。1535年,西班牙入侵突尼斯,突尼斯哈夫斯王朝成为西班牙的藩属。1574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了包括突尼斯在内的北非地区,突尼斯由奥斯曼帝国苏丹任命的贝伊(土耳其语,苏丹下属的亲王的尊称)进...
希腊、罗马尼亚、土耳其和南斯拉夫于1934年2月9日在雅典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又称《巴尔干公约》。同日生效。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加紧扩军,意大利企图称霸地中海、控制巴尔干。为对付德、意的侵略威胁,保持巴尔干地区的稳定,希腊与土耳其、罗马尼亚与土耳其、南斯拉夫与土耳其在英国、法国支持下,先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