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核战略

    美国筹划和指导核力量建设与运用全局的方略。对指导美国核实战运用与核力量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正在发射的美国“民兵”洲际弹道导弹  简史 20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美国先后出版了大量有关核战略的理论著作,对美国核战略理论的形成有较大影响。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不断修改军事战略,核战略也随之变化...

    灵活反应战略 现实威慑战略 有限核选择战略 大规模报复战略

  • 国家导弹防御计划

    美国为保护本土免遭洲际弹道导弹攻击的导弹防御系统研制计划。由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组织(BMDO)的联合计划办公室(JPO)负责从技术开发到系统部署的实施。目的是保护美国本土免遭“有限的战略弹道导弹攻击”和“少量的、偶然的或未经授权的远程战略弹道导弹攻击”。  简史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解体和冷...

  • 全方位威慑核战略

    全方位筹划核威慑、核力量运用及核军备控制,力求实战与威慑并重。美国在21世纪初提出的核战略。  全方位威慑核战略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核威慑、核力量运用、核力量发展和核军备控制各方面。①核威慑。美国主张继续保持一支有足够规模和能力的核力量,以遏制敌对国家寻求核优势或通过发展战略核力量危及美国的战略...

    核战略 战略核力量

  • 全面核战争战略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所奉行的核战略。又称核大战战略。美国核战略理论之一。主要内容与当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相一致。其基本点是:准备与苏联打核战争,侧重打全面核战争。认为如果美、苏之间爆发战争,即是全面核战争。必须在战争初期实施先发制人的核突袭,主要打击苏联的核基地、战略轰炸机...

    全面核战争

  • 确保摧毁核战略

    双方都拥有可靠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在敌方首先实施核打击后己方仍能生存下来,并具备完全摧毁敌方的核报复作战能力的方略。20世纪60年代美国J.F.肯尼迪、L.B.约翰逊政府时期奉行的核战略。灵活反应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战略理论认为,由于美、苏保持了“稳定的恐怖和平”,双方出现了一种“相互威慑”的...

    核战略 灵活反应战略

  • 确保生存核战略

    利用攻防兼备的战略核力量体系优势,抗击敌方的核战略进攻,确保己方生存与安全的方略。美国里根政府时期提出的核战略。新灵活反应军事战略的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在核打击目标方面,由重点打击城市转向重点打击军事目标;推进核力量现代化计划,大力提高进攻性战略核力量的生存、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更新战术核武...

    核战略 核威慑

  • 有限核选择战略

    有选择、有限制地使用核武器,侧重打击敌方军事目标,保持可靠的战略核报复力量,从而迫使敌方接受对己方有利的条件而结束冲突的战略。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长J.R.施莱辛格提出的一种核战略。又称施莱辛格主义。体现在1974年美国国家安全决策第242号备忘录中。有限核选择战略是在全面核战争战略走...

    全面核战争战略 美国核战略

  • “战略防御倡议”计划

    美国对来袭的弹道导弹和重返大气层飞行器进行多层拦截的战略防御系统进行研究与发展的长期计划。俗称“星球大战”计划。  由来 1983年3月23日,美国总统R.W.里根发表了著名的“战略防御倡议”演说,公开宣布制定“战略防御倡议”计划,力图凭借其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先进的探测器、各种非核的防御武...

  • 战区导弹防御计划

    为保护美国本土以外地区免遭近程、中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攻击的导弹防御系统研究计划。在美国与其盟国合作计划的基础上,拟建立多层防御系统网,构成攻防兼备的全球优势。“战区”指美国本土之外、一个联合司令部或专门司令部的防区。相对于防御美国本土的国家导弹防御计划而言。其目的在于取得攻防兼备的全球优势,确保...

    国家导弹防御计划

1/1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