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导弹部队战略
核战争
请选择
因常规战争和核危机而引发的运用核武器的激烈对抗。核武器运用的最初阶段,有限核战争的前奏。具有冲突性、审慎性和遏制性的特点。冲突性,指在已经跨越核门槛后,双方在核武器使用样式上对等或基本对等,核武器当量及摧毁目标程度大致相当,以达到基本(低级别)的惩罚和报复为目的;审慎性,指冲突双方对核武器的使用...
利用核武器打击破坏敌方目标,使其完全丧失功能。核武器使用的最高形式。通常用于有决定意义的时机和方向。核摧毁的效应,主要由核弹头威力、爆炸方式、目标性质、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决定。按照核武器爆炸对目标毁伤状况可分为完全毁伤、严重毁伤、中等毁伤和轻微毁伤等。使用核武器摧毁敌方目标,其决策、指挥、作战...
对发展核武器、建设核力量等问题的根本看法。核战略观的组成部分。核武器是一种空前的大规模杀伤性和破坏性武器,自问世以来,美国和苏联两个核大国展开了近半个世纪的一轮又一轮的核军备竞赛,英国、法国等中等核武器国家也不惜耗费巨资建立起一支数量可观的核力量,许多核门槛国家也想发展核武器,形成了世界核武器和...
对核武器威慑作用的根本看法。核战略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基于对核威慑目标、核威慑效应、核威慑方法、核威慑途径、核威慑手段运用、核威慑可信度等诸多方面的理性思考所持的态度和观点。核威慑观反映了不同国家对核武器威慑作用的不同认识,也反映了核武器在维护各自国家安全利益中的地位,是核战略观的具体体现和延...
国家建设与运用核武器过程中,在世界及整个人类社会所引起的反应和效果。核战略观的组成部分。包括自然效应、政治效应、军事效应、经济效应和科技效应等多个方面。①自然效应。运用核武器时,由核爆炸所产生的物理毁伤及对自然界的影响。核武器作为一种毁灭性的武器,能造成瞬时的大规模毁伤,且由于放射性污染和“核冬...
对利用核战争手段能否打赢战争问题的根本看法。核战略观的组成部分。 核大国均经历了一个从能打赢到不能打赢核战争认识上的深刻变化。美国的核战争制胜观起源于H.S.杜鲁门政府时期对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两次原子弹轰炸,其政界和军界的领导人几乎无不相信原子弹可以制胜。核武器作为制胜的“绝对武器”和无法防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