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导弹部队战略
请选择
为实现巴基斯坦核战略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巴基斯坦奉行防御性抵消核政策。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国的安全利益。这一核政策突出强调发展与印度相应的导弹核武器,避免核不对称;有条件签订《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一定前提下从事核能的开发与利用或转移;争取世界舆论,保持核政策正义性和道义...
巴基斯坦奉行的核战略。巴基斯坦尚未明确宣布自己的核战略,但在印度公布《印度核武器政策草案》后,宣布其已经具备了“最低限度核威慑”的能力。其核战略主要是针对印度,以保持南亚的核平衡。认为印度发展核武器对其构成严重威胁,核武器是克服巴基斯坦常规力量不足的最有效手段。巴基斯坦在注重将印度列入主要核作战...
使用常规导弹对敌重要目标实施打击的作战行动。通常为联合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也可独立组织实施。基本任务是:独立对敌纵深内的战略战役目标实施火力突击,协同空军夺取制空权,协同海军夺取制海权,协同陆军夺取陆上作战的主动权等。 常规导弹突击须着眼作战全局需要,预有准备,周密计划,及时组织保障,与诸...
以敌方战略核武器基地、导弹发射井、地下指挥所等军事力量为主要打击目标的核战略。美国核战略理论观点之一。目的是削弱敌方核反击能力,减少敌方还击时美国所遭受的损失。1974年美国国防部长J.R.施莱辛格提出侧重“打击军事力量”的核战略,认为对军事力量进行核打击造成的间接破坏不大,不致直接威胁到敌方的...
以敌方资源、工业中心和城市为主要打击目标的核战略。目的是瘫痪敌方的战争实力与潜力,给敌方造成难以承受的损失和巨大的政治压力,并以此相威慑使敌方不敢贸然发动核袭击。冷战时期,美国、苏联所奉行的核战略几经调整,在不同时期都把工业中心和资源作为重点打击目标。英国、法国等中等核武器国家均认为,核武器巨大...
只有一国拥有核武器,而其他国家没有核武器的世界核格局。又称核武器少量发展时期。美国从1939年开始核武器的研制工作。1942年,全面启动名为“曼哈顿工程”的原子弹研制计划。经过几年的努力,美国在1945年7月成功引爆世界上第一个当量为1.9万吨的核装置,意味着一种新的大规模杀伤武器在世界诞生。1...
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实现既定的政治目的,通过显示己方使用或表示准备使用导弹武器的决心,以期迫使敌方因惧怕可能导致遭受导弹攻击而不敢采取敌对军事行动的行为。战略导弹部队威慑运用的重要形式,国家多重整体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核导弹威慑和常规导弹威慑。导弹威慑通常以现代信息条件下联合作战为背景,以导弹武...
20世纪80年代苏联奉行的核战略。苏联足够防御军事战略的组成部分。首要任务是依靠政治和外交等非军事手段制止战争,强调不首先采取军事行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与美国保持低水平的战略核均势。低水平核均势战略的提出,顺应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潮流,把核武器作为平衡世界力量格局的砝码,从而使美、苏之间长达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