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
  • 天气现象

    天气符号表  发生在大气中和地面上的各种大气物理现象。它是大气中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是大气物理状态的反映。中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观测、记录34种天气现象。主要包括:①降水现象。从云、雾中降落并到达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主要有雨、阵雨、毛毛雨、雪、阵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霰、米雪、...

    能见度 雪暴 沙尘暴 雷暴

  • 降水

    从云、雾中降落并到达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如雨、雪、雹、霰等。不包括未到达地面的雨(雪)幡和地面凝结现象(露、霜、雾凇、雨凇),以及不能判定是否从云中降落的雪暴、冰针等。冰雹切片  成因 上升气流、水汽供应和云的微物理结构是决定降水特性的基本因素。在有足够的上升气流将低层水汽源源不断地向高层输送的...

    雪暴 雷暴

  • 雷暴

    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产生的伴有闪电、雷鸣的天气现象。通常伴有阵雨、大风,有时伴有冰雹、龙卷等。在气象台站的地面气象观测项目中,雷暴仅指伴有闪电和雷声的现象。  雷暴是在大气层结不稳定、水汽充沛、具有触发大气不稳定能量释放冲击力的条件下形成的。按形成的触发机制,雷暴可分为热力雷暴、地形雷暴和系统性雷暴...

    龙卷

  • 沙尘暴

    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千米以下的天气现象。又称沙暴或尘暴。中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使能见度降至500米至小于1000米的称沙尘暴,50米至小于500米的称强沙尘暴,小于50米的称特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出现时,黄沙滚滚,遮天蔽日,有时狂风夹卷起沙尘形成一道沙壁向前推进,使...

    能见度 飑线 龙卷

  • 雪暴

    强风吹卷着大量的雪,致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千米以下的天气现象。又称暴风雪。它由降雪和(或)大风扬起的地面积雪引起。出现雪暴时,通常难以判定当时天空是否有降雪。冬半年,中、高纬度和极地地区,在发展强烈的气旋强风区和锋过境前后,常可发生雪暴,有时可持续数天。在热力不稳定的极地气团中也可发生短暂的雪暴。...

  • 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悬浮于近地表面空气中的天气现象。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千米以下的称为雾,1千米至小于10千米的称为轻雾。雾常呈白色或乳白色,受烟尘影响时呈土黄色或灰色。中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使能见度降至500米至小于1000米的称雾,50米至小于500米的称浓雾,小于50米的称强浓雾。  ...

1/1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