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气候学

    研究气候对军事活动影响的规律,以及实施军事气候保障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是军事气象学的组成部分。研究目的是解决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中的各种气候问题,为拟制军事行动和国防科研试验计划,实施战场准备、作战指挥,正确使用兵力、兵器,组织部队训练、科研试验,以及抢险救灾、支援经济建设等提供气候理论依据。  ...

    军事气象学 军事气候志 气候

  • 大陆性气候

    受大陆影响显著的气候。通常指中纬度大陆腹地的气候。主要特征是:①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一般分别为30~50℃和10~17℃;一年中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南半球分别在1月和7月),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一般春季气温高于秋季气温;在气温的日变化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当地时间13~...

  • 恩索

    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的合称。反映的是由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大尺度气候和海洋年际变化中最显著的异常现象。一般厄尔尼诺事件和低南方涛动指数特征称为恩索暖事件,拉尼娜和高南方涛动指数特征为恩索冷事件。而恩索冷暖事件的转换成了恩索循环,循环的周期一般为2~7年,主要周期为3~4年。通常认为海洋和大...

    拉尼娜

  • 风寒温度指数

    人体在低温和有风条件下对寒冷感觉程度的一种量度。单位为℃。在给定低温和风速条件下的风寒温度指数,表示的是人体的冷感程度与无风条件下相当的气温值,即人在有风条件下与无风条件相比具有相同热量损失率的等效气温。人体对寒冷程度的感觉,即热量损失率的大小,不仅与气温的高低有关,而且也与风速的大小有关。在给...

  • 高原气候

    高原条件下形成的气候。主要特征是:①太阳辐射强而辐射差额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大气层厚度、空气密度、水汽含量和大气气溶胶含量相应减小,所以,高原地区的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大,其中紫外辐射强度尤为显著,但是高原积雪的反射率大,加上因水汽含量小而使有效辐射增加,因此辐射差额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小。②气温...

    气候 雷暴

  • 海洋性气候

    海洋及其邻近地区受海洋影响显著的气候。主要特征是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小,一般分别在20℃以内和10℃以内;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年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均比同纬度大陆性气候区晚1~2个月,北半球最暖月出现在8月,有的甚至推迟至9月,最冷月出现在2月,高纬地区可推迟至3月,且春季的气温普遍低于秋...

    气候

  • 季风气候

    季风盛行地区的气候。季风是大范围盛行风向呈季节性反向或接近反向变化的现象。不同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差异很大。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夏季暖湿,冬季干冷,主要降水集中在夏季;热带季风气候区,干季和湿季分明,干季云量少、湿度小、降水量小,湿季云量多、湿度大、降水量大。澳大利亚北部、西北...

  • 军事气候分析

    对气候要素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对军事活动的影响所作的客观定量分析。是军事气候区划、军事气候预测等军事气候业务的基础。  军事气候分析的基本方法是运用气候学原理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历史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求出能够反映气候状况和演变规律的特征值,如气象要素的平均值、极端值、距平值、频数,各种...

    军事气候区划 军事气候预测 军事气候志

  • 军事气候区划

    依照军事气候的不同类型,按照一定的原则或指标,将某一地区或战区划分为若干个气候区域。通常以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表述。军事气候区划是军事气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定部队编成,制定作战、训练、后勤和其他保障计划,以及武器装备使用、维护等的重要依据之一。  军事气候区划通常按照不同军种、兵种作战、...

    军事气候学

  • 军事气候预测

    根据军事需要对一定地区未来1个月以上的气候状况和主要天气过程所作的预测。预测时效1个月至1年的称为短期气候预测,1年以上的称为气候预测。主要内容包括月、季、年度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以及未来1~2个月以内降水、冷空气和大风过程的发生概率等。预测气候灾害的出现概率,提出相应的对策与防范措施建议,也...

    军事气象保障 厄尔尼诺

1/3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