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达木盆地

    中国第三大内陆盆地。“柴达木”蒙古语为盐泽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与昆仑山之间。呈不等边三角形,东西长约800千米,南北宽约300千米,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  柴达木盆地为青藏高原上地势最低的断陷盆地,第三纪中期以前为一沉降大湖,生物繁茂,第三纪中期后,湖面收缩,形成石膏和盐层...

    河西走廊 当金山口

  •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第三大平原。位于中国中东部,湖北省宜昌市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西临秦巴山地和云贵高原,东濒东海、黄海,北界大洪山、桐柏山、大别山和黄淮平原,南接江南丘陵和浙闽丘陵。东西长约1100千米,南北宽80~500千米,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坳地带,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

    云贵高原 东海 黄海 大别山

  • 东北平原

    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西和西北依大兴安岭,东北临小兴安岭,东与东南靠完达山、长白山和千山。东西宽约400千米,南北长约1000千米,面积35.5万平方千米。系在松辽凹陷带和同江内陆断陷基础上,由辽河、松花江、嫩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分为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辽东湾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辽河

  • 河套平原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因位于黄河河套两岸而得名。西起贺兰山东麓,东至蛮汗山西麓,北起狼山、大青山南麓,南抵鄂尔多斯高原北缘,东西长约800千米,宽20~90千米,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海拔1000米左右,是一个断陷冲积平原。广义的河套平原包括银川平原、前套平原...

    黄河 阴山山脉

  • 华北平原

    中国第二大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位于中国东部偏北,西起太行山脉和秦岭东支伏牛山,东临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界燕山山麓,西南至桐柏山、大别山山麓,东南部大致以通扬运河与长江下游平原分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7个省、市。东西宽约450千米、南北长约1000余千米,面积约31...

    太行山脉 秦岭 黄海 渤海

  • 黄土高原

    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位于中国大陆的中北部。东起太行山,西迄乌鞘岭—日月山,南抵秦岭,北到长城一线。包括山西省全部,陕西省北部,甘肃省中、东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青海省东北部,河南省西北部(熊耳山以北),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准格尔、和林格尔、清水河3旗县),共跨7个省(区)。东西长约900千米,南...

    秦岭 长城 黄河 六盘山

  • 内蒙古高原

    中国第二大高原,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因大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故名。广义的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甘肃省西北部的马鬃山,南起河西走廊北山和燕山山脉,北止中、蒙边界。东西长约3000千米,南北最宽处540千米,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  内蒙古高原为古生代地槽褶皱带,海西运动后被剥蚀夷平为准平...

    大兴安岭 燕山山脉 阴山山脉 黄河

  • 帕米尔高原

    亚洲中部高原,古称葱岭,“帕米尔”塔吉克语意为“世界屋脊”。位于亚洲中央稍偏西南,北以外阿赖山脉为界,南连兴都库什山脉,西抵喷赤河,东至慕士塔格山和公格尔山,包括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吉克斯坦东南部、阿富汗东北部。呈东西走向,东西长约300千米,南北宽约200千米,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按...

    乌孜别里山口 红其拉甫山口

  • 四川盆地

    中国第四大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西部,长江上游。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东至湘鄂西山地,北靠大巴山,南抵云贵高原。盆地呈菱形,广元、雅安、叙永、云阳为菱形四顶点,东西长380~450千米,南北宽310~330千米,面积约16.5万平方千米。  盆地基底为四川地台。白垩纪时为一内陆大湖盆。后...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大巴山 云贵高原

  •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为进去出不来。旧称塔里木沙漠,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地带,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主体、罗布泊以西与塔里木河下游以东的库鲁克沙漠、且末河以南的雅克塔格沙漠、喀什三角洲上的布古里沙漠和托克拉克沙漠等。东西长约1070千米...

    塔里木盆地

1/2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