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天气预报理论与技术

    研究影响军事活动的各种天气发生和变化的规律,以及制作军事天气预报的理论和技术。军事气象学的组成部分。研究目的是解决影响作战、训练、国防科研试验等军事活动的各种天气的预报问题,为制作军事天气预报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为提高军事气象保障效能,增强部队战斗力服务。  简史 军事天气预报理论与技术是随...

    军事气象学 数值天气预报 雷暴

  • 暴雨

    降雨强度和降雨量很大的雨。是一种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中国气象部门规定:12小时雨量≥30毫米,或24小时雨量≥50毫米的雨,称为暴雨;为了区分暴雨的强度,又规定12小时雨量在70~140毫米或24小时雨量在100~250毫米的雨称为大暴雨,12小时雨量>140毫米或24小时雨量>250毫米的雨称为...

    热带辐合带

  • 飑线

    由若干个雷暴单体或雷暴群体排列成线状的强对流天气带。是一种范围较小(长度由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宽度约几千米),生命史较短(持续4~10小时),天气变化剧烈的中尺度对流天气系统。飑线过境时,风向突变,风速急增,气压涌升,气温骤降,常伴有大风(地面风速可超过40米/秒)、雷雨、冰雹、龙卷等灾害性天气...

    龙卷 急流

  • 大气静力稳定度

    表示大气层结特性对气块垂直位移影响趋势和程度的物理量。又称大气层结稳定度或大气垂直稳定度。是判断天气系统特别是对流性天气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大气层结是指大气温度、湿度在垂直方向的分布。假定气层中的某气块受到扰动,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微小位移后,若大气层结具有使受扰气块回到原来位置的趋势,则此...

  • 大气污染潜势预报

    对预期可能出现大范围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的气象条件作出的预测报告。又称空气污染潜势预报。大气污染潜势是指大气所具有的对排放到其中的污染物质扩散、稀释的潜在能力。它仅由气象条件决定,而与是否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及其排放量的大小无关。出现高污染潜势时,如果有足够的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就会造成严重...

    大气静力稳定度 数值天气预报

  • 反气旋

    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顺(逆)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在同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高,又称高气压,简称高压。在等高面图上表现为闭合等压线所包围的高气压区,在等压面图上表现为闭合等高线包围的高值区。反气旋的水平尺度一般比气旋大得多,大的可与整个东亚大陆(或整个太平洋)相比拟,小的直径也有几...

    气旋 天气系统 寒潮

  • 放射性物质沉降预报

    对核爆炸后放射性粒子沉降造成的地面放射性沾染的分布和强度作出的预测报告。制作并提供放射性物质沉降预报是组织大气层核试验、实施核防护和核反击勤务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地面放射性沾染分布示意图  核爆炸后,烟云和尘埃中的放射性粒子在重力和风的作用下,边降落边向下风方向飘移。其中较重的粒子在数分钟内...

  • 密度或温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之间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带。与其长度相比,锋的宽度极小,可近似地看作几何面,又称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叫锋线,也简称为锋。锋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在平面或垂直剖面上存在着锋区。锋区内垂直温度梯度较小,常存在温度随高度升高的锋面逆温;水平温度梯度较大,最大可达每100千米变化...

    危险天气 飑线 龙卷

  • 副热带高压

    中心位于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长轴大致与纬圈平行的大型深厚暖性高压系统。属行星尺度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在对流层中低层主要分布于大洋上,常年存在,按所在地理位置,分为北太平洋高压、北大西洋高压、南太平洋高压、南大西洋高压和南印度洋高压。由于这些高压环绕整个副热带地区,故统称为副热带高压带。其中,北太...

    大气环流 台风 气旋

  • 概率天气预报

    用概率值表示预报量出现可能性大小的天气预报。概率天气预报的产生,既是人类对天气变化具有确定性和随机性认识的逐渐深化,也是人类决策方式的改变而带来的对客观化、定量化和精细化预报结果的需要。概率天气预报把传统的“非有即无”式的确定性预报,改变为“亦有亦无”式的不确定性预报,它既反映天气变化有确定性和...

    军事气象保障

1/4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