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军事安全
[国际军事安全相关机制]
[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
军备控制与裁军
[军控与裁军政策]
请选择
俄罗斯在军备控制与裁军领域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准则。俄罗斯军事战略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史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在国际社会和国际条约体系中的地位,其军控与裁军政策与苏联时期的军控与裁军政策有一定的连贯性。 冷战时期,苏联军控与裁军政策的重点是限制美国军备发展的优势领域,维护自己的...
《美苏中导条约》 《美苏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美俄第三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
法国在军备控制与裁军领域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准则。法国军事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史 冷战期间,法国军备控制与裁军政策最突出的特点是:确保法国在国际上的独立地位;确保法国建立一支独立的核力量和一支独立于北约的常规军事力量;在使法国的安全不脱离北约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美国对北约所承担的特殊责任的同...
里根政府于1981年确定的美国军控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981年5月7日,美国副国务卿J.斯托塞尔在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会议上全面阐述了美国军控政策遵循的八条基本原则:①军控倡议必须全面配合美国及其盟国为对付由于苏联的军事扩张带来的不平衡所作的努力。必须确保美国未来所需的计划不会受到限制。...
美国在军备控制与裁军领域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准则。美国军事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 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军控与裁军政策随着国际形势和自身军事战略的变化有过多次调整,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大致相同。1961年9月26日,美国国会颁布《军备控制与裁军法》,指出“作为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控与裁...
美国关于军控政策的八条基本原则 《美俄第三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
美国政府全面审议核政策、核力量建设、核力量运用以及核裁军等问题并勾画未来核政策蓝图的文献。G.W.布什政府2001年提出的《核态势审议报告》,其主要内容于2002年1月9日由美国国防部官员向新闻界披露。同年3月9日,其秘密版本的部分内容又被媒体公开。主要内容有:美国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冷战时...
英国在军备控制与裁军领域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准则。英国外交和防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史 英国的军控与裁军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经历了从自主独立到依附于美国政策的转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使英国海军成为遂行国家政策的主要军事力量,因此英国关...
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团员、人大常委会委员彭清源于1993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89届各国议会联盟会议上提出的中国有关军备透明问题原则立场的声明。主要内容有:①军备透明的目的是增进各国、各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全和稳定。适当可行的军备透明措施有助于建立和促进国际信任,缓和紧张的国际关系,帮助各国确立合...
中国政府领导人于1986年3月21日在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大会上阐明的中国政府在军控与裁军方面的立场和主张。内容包括:①核军备竞赛构成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核裁军的最终目的应是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②美苏两国拥有最大的核武库,理应率先停止试验、生产和部署一切类型的核武器,大幅度削减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