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安全会议

    国家或国际组织举行的讨论相关安全议题的国际会议。目的是寻求共识或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多边外交的重要形式之一。国际安全会议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根据与会成员所代表的实体,可分为政府间会议和非政府间会议;根据地域,可分为世界性会议和区域性会议等;根据政治性质,可分为同盟国家会议、中立国家会议和不结...

  • 东北亚合作对话会

    东北亚国家及对东北亚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国家参与的非正式对话机制。主要讨论东北亚次地区的安全问题。由于各国代表具有明显的官方背景,且讨论的问题大多集中在政治安全领域,故该对话会又被称为“一轨半”外交。  东北亚地区长期以来是大国角逐的重要地带。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仍然存在很多意识形态和领土冲突等问...

  • 东盟地区论坛

    讨论亚太地区安全问题的多边官方论坛。1993年7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26届东南亚国家联盟外长会议期间,经东盟6个成员国、7个对话伙伴国、3个观察员国和2个来宾国共18国外长一致同意,于1994年在曼谷建立东盟地区论坛,就地区政治安全问题进行非正式磋商。截至2013年7月,论坛共有27个成员:印度尼...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

    1975年7月30日~8月1日,欧安会在赫尔辛基举行首脑会议  旨在维护欧洲地区安全以及促进经济、科技、文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合作的会议。简称“欧安会”。1973年7月3日开始分阶段举行,至1975年8月1日结束。此后又召开一系列续会。最初,与会国包括除阿尔巴尼亚以外的所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 《赫尔辛基最后文件》 《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热线

  • 亚欧首脑会议

    亚欧38国及欧盟委员会的政府间最高级别论坛。亚欧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席2010年布鲁塞尔第8届亚欧首脑会议的各国代表  冷战结束后,随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的日益加深,如何通过对话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亚欧两大洲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成为摆在亚欧国家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 亚太地区的安全论坛

    亚太地区磋商讨论安全合作问题的多边论坛。亚太安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1月22日,亚太议会论坛第15届年会在莫斯科开幕。20余个国家的代表就加强政治与安全合作、加强东北亚和平与发展、反恐合作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冷战结束后,影响亚太地区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但安全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亚...

    东盟地区论坛

  •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

    亚洲部分国家举办的有关地区安全问题的多边论坛。简称亚信。截至2013年3月,共有24个正式成员国。包括:阿富汗、阿塞拜疆、中国、印度、埃及、伊朗、以色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巴基斯坦、巴勒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泰国、韩国、约旦、阿联酋、越南、伊拉克、巴林和柬...

1/1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