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信息技术
电子对抗技术
请选择
削弱、破坏敌方无线电导航系统(设备)正常使用的电子干扰。目的是使应用无线电导航接收设备的飞机、舰船、导弹等武器系统和人员不能准确测量自身的位置和速度,难以完成预定的作战任务。 20世纪30年代,无线电导航用于军事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施放欺骗性导航干扰,干扰德军轰炸机群的无线电导航系统...
可消除或降低电磁脉冲对己方雷达、通信、导航等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的影响的电子防御技术。又称电磁加固。 电磁脉冲能量进入电子信息设备、系统的基本途径是空间耦合和传导耦合。电磁脉冲防护是通过对电磁脉冲能量的隔离、泄放和反射、吸收,使其衰减到电子信息设备能够承受的强度。防护方法主要有:①屏蔽。将安装电子...
利用相似性原理和电子计算机,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对电子对抗装备及其作战应用等进行分析研究和试验评估的综合性技术。目的是通过仿真模型在不同战术想定和输入条件下的输出响应情况,研究电子对抗装备与系统的运行、使用规律。电子对抗仿真具有可控制性、可重复性、无破坏性、安全、经济等优点,已成为支持电子对抗发展...
电子对抗设备所处的作战区域内存在的各种电磁辐射信号在时域、空域、频域的分布情况。 在现代战场上,敌对双方可能部署有数百部至数千部雷达、无线电通信电台、导航设备、制导设备、光电设备,以及其他电磁辐射源,形成了特定的电磁信号环境。描述信号环境特征的参数主要有信号密度、信号形式和频率范围等。①信号密...
通过发射、转发、反射、吸收电磁波,使敌方电子信息设备、系统的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能力丧失或降低的电子对抗技术。 分类 按干扰对象,可分为通信干扰技术、雷达干扰技术、光电干扰技术、水声干扰技术和无线电导航干扰技术等;按干扰性质,可分为压制性干扰技术和欺骗性干扰技术;按干扰产生机理,可分为有源电子...
通过接收辐射源的电磁信号来测定该辐射源或目标位置的电子对抗侦察技术。又称无源定位技术。与有源探测定位比较,具有不发射电磁波、隐蔽性好、作用距离远、频率范围宽、空域覆盖范围大等特点。 分类 辐射源定位技术可分为单站定位技术和多站定位技术。单站定位技术主要有飞越目标定位、方位/仰角定位、方位功率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