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哲学
军事辩证法(见军事哲学)
战争指导
请选择
反映作战力量两种分布状态和使用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集中兵力指把主要作战力量用于同一个作战方向,目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造成压倒敌方的兵力优势。分散兵力指把部分作战力量分别使用于主要作战方向之外的其他的作战方向,目的是钳制、分散、袭扰敌人,或是配合己方的进攻或主攻。在革命战争中,分散兵力还...
反映战争和作战持续时间长短及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持久战指持续时间较长的战争和作战,以及以较长时间赢得胜利的战争和作战指导方针。速决战指在较短时间内决定胜负的战争和作战,以及以较短时间赢得胜利的战争和作战指导方针。持久战与速决战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自古以来,战争的持续时间就有长有短,客观上就存在...
反映军队在战争过程中的不同行动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打”是军队实施进攻或防御的作战行动,“走”是为创造有利战机所实施的机动。 自有战争以来,打与走就是共生的。许多军事理论家都十分重视走在战争中的作用。拿破仑一世说过:行军就是战争,战争才能就是运动的才能,善于运动的军队必能获得胜利。C....
反映战争指导者对战争中有利时机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一对范畴。战争中的待机,指战争指导者等待尚未出现但很有可能出现的有利于己方作战行动的时机。中国古代兵书中所讲的“待机破敌”、“待机而动”指的就是这种状态。战争中的随机,指战争指导者及时把握和处置随战争情况的变化而出现的有利于己方作战行动的时...
反映战争指导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战争中的计划性指基于战争中所具有的相对确实性的特点,在战争之前对构成战争的诸要素作综合考察,分析敌对双方力量的强弱,制定尽量符合战争实际情况的作战方案和作出相应的部署,体现了战争指导者对战争客观实际的理性认识;战争中的灵活性指基于战争中所具...
反映各种作战形式所实现的不同程度效果及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歼灭战指彻底剥夺敌人战斗力的作战以及相应的作战方针;击溃战指在进攻中把敌人打跑而较少俘获的作战以及相应的作战方针。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对于强大的敌人,一般主张歼灭战,反对得不偿失的击溃战。毛泽东指出:“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
反映各种作战形式所实现的不同程度效果及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歼灭战指彻底剥夺敌人战斗力的作战以及相应的作战方针。消耗战指逐渐消耗敌人战斗力的作战以及相应的作战方针。战争的最后胜利是通过歼灭与消耗敌人的力量实现的。 在战争历史上,从作战效果上来看,有歼灭战与消耗战之别。中国春秋时期《国语·周语》中...
反映战争中主动进击和抗击进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进攻是主动进击敌人的行动。防御是抵御和抗击敌人进击的行动。进攻与防御的矛盾运动推动着战争的发展。 进攻与防御是作战行动的两种基本类型。随着战争的发展,进攻与防御的手段不断丰富,进攻与防御的辩证关系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毛泽东曾结合保存自己与消...
反映军队在战争中行动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进”是主动进击敌人的行动;“退”是放弃所占阵地或地区向后转移兵力的行动。 中国春秋时期的军事理论家孙武强调,指挥作战最重要的是要知进退、善进退。他说:“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孙子·谋攻》)“进而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