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价值

    军事活动与军事主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的关系,是军事的属性、结构要素和功能发挥作用的产物,是主体需要与军事的属性、结构要素和功能的对立统一。  军事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①军事活动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发生、发展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的影响。因此,军事价值问题不是一个抽...

    军事价值主体 军事运动 军事认识

  • 军事的经济价值

    军事活动所具有的对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功能和效用的总和。军事价值表现形态之一。  K.马克思、F.恩格斯深刻地论述了军事的经济价值表现。指出:“一般说来,军队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28页)例如,像发放薪金、承认个人拥有动产的权利、建立行会制度...

    军事价值表现形态

  • 军事的文化价值

    军事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功能。军事价值表现形态之一。军人的优秀品质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大的感染作用。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宣传员为小学生宣讲长征精神  军事的文化价值主要源于军事的文化特性。广义上,由军事实践和认识活动及其所涉及的一切方面、产生的各种成果所形成的军事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军事价值表现形态 军事实践

  • 军事的政治价值

    军事在服务政治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政治功能和政治效用的总和。军事价值表现形态之一。  军事价值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政治价值。政治对军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军事并非始终被动地受政治支配,而是反过来积极地影响着政治,战争时期甚至要求政治与军事相适应。从军事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上可以看出:政治对军事的决定性影...

    军事价值表现形态 军事价值

  • 军事活动道义标准

    对军事活动进行道义评价而确立或形成的一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包括战争的发起是否具有正当的理由,战争目标、战争行为体是否具有正当性,以及战争手段、战争过程、战争结果是否符合道义的要求等。  军事思想史上,人们对于军事活动的价值评价深深地打上了伦理道德的烙印,从而成为中西方军事价值评价中一个极其重要...

  • 军事活动利害评估

    对军事活动可能产生或已经形成的效益和代价、得与失的分析、评价和估算。  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战争是利与害的矛盾统一体。比如,老子的“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的思想,范蠡的“兵凶战危”的思想等。孙武说:“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孙子·九变》)要求...

  • 军事价值表现形态

    军事价值历史的具体的多种表现形式和种类的统称。  军事价值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进行不同的类型划分。军事价值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主体价值选择、价值视角的不同以及军事系统功能的多重性有关。如:从冲突主体角度看,军事具有安全(防御)价值、生存价值和发展价值三种具体的价值表现形式。从军事效果上看,军...

    军事价值 军事的政治价值 军事的经济价值 军事的文化价值

  • 军事价值客体

    军事活动和军事系统诸要素所具有的一切有价值属性的总和。军事价值主体所指向的对象。与军事价值主体相对。  从军事整体上看,军事价值客体问题就是指军事本身的价值问题,就是把军事活动和军事系统作为价值客体来看待,研究军事本身可能具有的各种价值,即军事整体所包含的一切价值的总和。它首先是指军事服务于军事...

    军事价值主体 军事的经济价值 军事的政治价值 军事的文化价值

  • 军事价值属性

    军事价值不同于一般价值的特有的性质。军事价值与一般价值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区别。军事价值与一般物的价值一样具有客观性和主体性,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互为主客体的关系范畴。  军事价值属性主要表现为:①矛盾对立性。对于军事冲突主体双方来说,一方对其军事价值的肯定,必然遭到另一方的否定,反之亦然。这是...

    军事价值 战争价值

  • 军事价值与军事真理

    反映军事活动所遵循的两种尺度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军事价值反映了一定的军事客体对于主体人的各种意义和功用,体现了军事活动主体的价值追求、价值选择和价值标准。军事真理是军事认识主体对军事客体规律性的科学把握和正确反映,体现了军事认识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符合。  军事价值与军事真理是军事主体从事军事实践...

    军事价值 军事认识主体 军事认识 军事实践

1/2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