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邓小平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思想
革命战争要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请选择
邓小平关于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思想观点,是对中国革命战争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领导华北抗日根据地时的邓小平 1939年5月15日,邓小平在谈到抗日根据地时指出:“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为我之坚持敌后抗战、钳制敌人、削弱敌人,以配合我主力军正面作战,以至将来配合主力军实行反攻的基点。”(《邓小平军事文集》第...
邓小平关于革命的武装、政权、群众组织和党等四种力量互相配合才能建设革命根据地的思想观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在广西先后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初步探索了根据地建设规律。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小平和刘伯承率八路军第129师深入华北敌后...
邓小平关于解决革命战争时期军队后勤保障与根据地人民负担之间矛盾的思想观点。 1945年11月1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现在我们要扩大军队,保证军队供给,这与根据地人民的负担是有矛盾的。现在地方上对军队的供给是注意的,但军队应注意防止过高过苛的要求,要从全面...
邓小平关于在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后创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思想观点。 1947年8月,按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进攻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并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计划。27日,邓小平以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名义,向所属部队发出题为《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的指示。...
邓小平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发展敌占区游击战争的思想观点。 1943年1月26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太行分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敌占区中日矛盾的发展,有利于两面派的争取和革命两面派的建立,更有利于游击战争的开展,甚至隐蔽的小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造。今后我们必须有计划地去开展敌占区的游击战...
邓小平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占区、游击区和伪军、伪组织内部进行对敌斗争的策略思想。 1943年1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太行分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的配合与联系。这也是一个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的配合与联系问题,是在敌占区、游击区和打入伪军、伪组织内部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邓小平关于军队后勤工作的思想观点。为保障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的物资供应,工兵部队于1950年4~8月,修通了长达1200多千米的雅安至甘孜的公路。图为筑路大军动员大会 1947年8月7日,邓小平在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跃进大别山前夕,专门就执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中的后勤保障工作与有关负责人...
邓小平关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基本思想。 1941年4月15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出版的《党的生活》第35期发表了《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邓小平根据中国共产党关于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政策,参照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按照“三三制”原则进行改选的办法,结合晋...
邓小平关于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展对敌经济斗争的思想观点。 1943年7月2日,邓小平在《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中提出:“敌后的经济战线斗争的尖锐程度,绝不亚于军事战线。敌人对我们的经济进攻,是与军事、政治、特务的进攻密切结合着的,是极其残暴的。”(《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77~78页) 邓小平关于开...
邓小平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如何进行经济建设的思想观点。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943年7月2日,邓小平在《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中指出:“敌后的经济战线,包含了两个不能分离的环节,一是对敌展开经济斗争,一是在根据地展开经济建设。没有对敌斗争,谈不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