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器
火器(见古代火药)
请选择
中国清代大口径短身管的前装臼炮。康熙、雍正年间屡有制造,有铜质和铁质两种。故宫博物院藏康熙二十九年(1690)制冲天炮,被封为“威远将军”。铜质,重约300千克,全长69厘米,口径212毫米。前粗后敛,形如仰钟,以4轮木质炮车承载,发射爆炸弹。炮身铭满、汉两种文字:“大清康熙二十九年景山内御制威...
中国元代早期制造的铜碗口铳。1987年7月,在内蒙古元上都开平遗址(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闪电河北岸)东北达特卓之东的牧民院落内发现,现由内蒙古蒙元博物馆收藏。铳身用铜铸造,有铸痕,呈紫色。略有铜锈,铳体坚固完好,铸工精细。全长34.7厘米,口外径10.2厘米,内径9.2厘米,壁厚约0.5...
中国明代创制的发射爆炸弹的轻型火炮。简称飞炮。《明会典·军器军装》载其形制为:熟铁锻造,似盏口炮,内装火药十余两。盏口中盛生铁铸造的空心飞炮(即空心铁壳炮弹)一个,实以砒硫毒药五两。飞炮与大炮的药线总缚一处,引燃后,大炮先响,将飞炮打于200步外,爆碎伤人。毒火飞炮是中国最早使用爆炸弹的火炮,杀...
《武备志》中的毒药烟毬 中国古代一种可散放毒烟的球状抛掷火器。火毬的一种。据北宋庆历年间刊印的《武经总要》记载,毒药烟毬重约五斤。除用焰硝三十两、硫磺十五两、炭末五两外,还加入有毒药物草乌头、巴豆、狼毒各五两,砒霜二两。捣研细碎,混拌均匀后,用沥青、桐油、小油各二两半,将其团和成球。中间贯一根...
中国古代由葡萄牙传入的子母铳式后装火炮。据《静虚斋惜阴录》、《筹海图编》等记载,明正德十二年(1517)葡萄牙船泊广州怀远驿,载有管形射击火器。葡萄牙人献给广东地方政府一架火炮与火药方,这是佛郎机铳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正德十四年王守仁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时,前兵部尚书林俊为帮助平叛,用锡制作佛郎机...
古代设置在地下或地面的爆炸性火器。由雷壳、装药和引爆装置组成。《火龙神器阵法》中的无敌地雷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地雷的国家。早在宋元时期,中国军队在攻守城战中已广泛使用了铁火砲(又称震天雷)一类的爆炸性火器。它以铁为壳,内实火药,用引线点燃后爆碎伤人,已具备了地雷的特征,只是使用方法有所不同...
古代依靠自身向后喷射火药燃气的反作用力飞向目标的兵器。在中国,“火箭”一词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引《魏略》。魏太和二年(228),蜀国诸葛亮出兵攻打陈仓(今陕西宝鸡东),魏守将郝昭“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燃,梯上人皆烧死”。但当时的“火箭”,只是在箭杆靠近箭头处绑缚浸满油脂的麻布等易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