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船

    中国古代用人力驱动的明轮船只。又称水车船或车轮舸。船舷两侧装有带叶片的转轮,中以转轴相连,轴上装踏脚板。水手用力踩踏,使轴转轮动,叶片激水推进。因古代通称轮转机械为车,故名。早在南北朝时已有水车船的记载。《陈书·徐世谱列传》和《南史·徐世谱列传》均记,梁时水军将领徐世谱“造楼船、拍舰、火舫、水车...

  • 斗舰

    《武经总要》中的斗舰  中国古代水战中用于接舷战的主力战船。又称槛、舰、战舰等。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使用。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上有这类战船的形象。船上建板棚,分上、下两层。上层用于士兵作战,下层用于桨手划桨。汉代斗舰趋于完备。战船舱面上亦建板棚,成“上下重板”,上层以下四周均安装木...

  • 福船

    中国古代出于福建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航海船和海战船的主要类型。特点是底尖上阔,首尾高昂,吃水深,适于深水远洋航行。1973年在福建泉州湾发现的宋代海船,尖底单龙骨,船身扁阔,复原后长约35米,宽约10米,是一艘典型的中型福船。明嘉靖年间(1522~1566),戚继光抗倭水师装备的大福船,高大坚固...

  • 古代骑兵马具

    古代骑兵用以控御战马的装具。包括勒、辔、鞍、鞯、镫等物。在中国古代,至迟在商代晚期已出现武装的骑士,并有了原始的马具,主要是勒(络头)和辔(缰)。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一座埋有人和马的墓,其中马头佩有上附玉、石、蚌饰的勒,及一件“U”形的玉马衔,与马辔相连,用以控御乘马。这种“U”形的马衔也有用青...

  • 古代战车

    古代主要以马匹牵引,用以乘载将士作战的木质车辆。世界范围内,最早使用战车的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0世纪中叶前期的苏美尔人木板镶嵌画和石刻浮雕上有战车的图像,其结构是独辕,2轮或4轮,轮上没有辐条,用驴驾引,载有驾车手和长矛手。前15世纪,古埃及的双轮战车已用马驾引,轮上有4根辐条。双轮...

  • 古代战船

    古代为作战目的制造或改装的船舶。一般是木质船体。按动力和推进方式,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以人力手划桨(或橹)推进的桨船,一类是以风力推进的帆船,一类是以人力脚踏带动轮形桨推进的车船,也有不少战船兼用人力和风力,或手划桨和风帆并用,或轮形桨和风帆并用。从使用角度看,以帆船最为主要;从发展过程看,则是...

    车船 蒙冲 斗舰 沙船

  • 楼船

    中国古代大型战船。因于船上建楼,故名。常用作水军的帅船。楼船可能出现于春秋晚期。据《越绝书》记载,伍子胥对吴王问时曾提到“楼舡(船)”。秦代称水军为“楼船士”。汉代仍如此,并称水军统帅为“楼船将军”,而且设有督造楼船的“楼船官”,说明当时楼船已是水军的主要战船。《史记》和《汉书》均称楼船高10余...

  • 马镫

  • 蒙冲

    中国古代具有良好防护的进攻性快船。又作艨冲、艨艟。东汉刘熙《释名·释船》:“外狭而长曰蒙冲,以冲突敌船也。”可见蒙冲船形狭而长,航速快,专用以突击敌方船只。唐代李筌《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战具》、杜佑《通典·兵典》,北宋许洞《虎钤经》、曾公亮《武经总要》均称:蒙冲以生牛皮蒙覆其背,两舷开掣棹孔,前后...

    《虎钤经》 《武经总要》

  • 拍竿

    中国古代战船上装设的大型战具。由古代运用杠杆原理的汲水工具桔槔发展而来。拍竿的构造有两种类型。  一类略呈“T”形,由四个部分组成:①支柱。竖装于船体之上,状如桅樯。②横竿。即活动杠杆,安装于支柱顶端。③坠石。装于横竿首端。④辘轳。装于甲板,以绳索与横竿尾端相连。平时辘轳紧收绳索,横竿首尾大致持...

1/2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