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资保障

    军队组织实施物资筹措、储备、供应和管理的活动。后勤保障的组成部分。目的是从物资上巩固和增强部队战斗力,保证部队各项任务的完成。舰艇航行补给  主要内容 物资保障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资的筹措、储备、补给和管理等。①物资筹措。主要包括物资的请领、采购、利用缴获和生产自给等。请领是军队下级后勤单位通过上级...

    后勤保障 物资储备

  • 单兵负荷量

    单个士兵徒步行军、作战时,按规定穿着和随身携带的装备与物品的总重量。直接影响士兵的作战效能和持久能力。  各国军队对单兵负荷量的分类不尽相同。美军单兵负荷量分为战斗负荷量、生存负荷量、特定负荷量和行军负荷量。战斗负荷量,指武器弹药、服装、防护装备、通信装备等单兵作战必需品的重量;生存负荷量,指备...

  • 弹药基数

    弹药配备、储备的计算单位。通常分为单件武器基数和作战单位基数。单件武器基数是为单件武器(一支枪、一门炮等)或单个作战装备(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艘舰船等)规定的弹药基数。作战单位基数是为部队、分队的一种、一类或所有武器规定的弹药基数。  对单件武器或单个作战装备规定的一个基数的弹药数量称为弹药基...

  • 飞行外场补给

    在飞行场地向参加飞行的飞机实施的物资补给。物资补给方式之一。良好的飞行外场补给,对提高飞机出动率和出动强度,保证飞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机场群机加油  飞行外场补给通常分为按计划补给和听召唤补给。按计划补给时,在飞行预先准备阶段,航空兵基地(场站)或保障部队指挥员及其委派的外场值班人员,根据飞行...

    物资补给方式

  • 海上补给

    在海上使用勤务船、直升机或其他船只对舰艇实施的物资补给。物资补给方式之一。目的是延长舰艇在海上的活动半径和逗留时间,保持舰艇的战术性能,提高舰艇的机动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补给的物资分为干货(武器、弹药、给养、被装、药品器材和其他舰用物资)和液货(油料、淡水)两大类。  发展概况 海上补给是适应舰...

    物资补给方式

  • 后方补给

    依靠国家的经济体系,通过国家和军队后勤系统对部队组织实施的物资补给。物资补给方式之一。实施不间断的后方补给,对保持部队的作战能力有重要作用。  后方补给一般分为战略后方补给、战役后方补给和战术后方补给。战略后方补给是由统帅部指挥和管理的后方基地的补给,通常与国家后方补给相结合,重点保障主要战略、...

    物资补给方式

  • 基数

    用于弹药、油料、战救药材配备、储备、消耗和补充的计算单位。以基数作为计算单位,便于计算和保密,利于指挥员掌握物资使用和消耗情况。  基数通常分为单个装备基数和集团基数。单个装备基数,是为单枪、单炮、单机、单舰、单船规定的基数。为某一件武器或单件战斗装备规定一定数量的弹药,称为该武器或装备的一个弹...

  • 加大储备

    在移动储备之外增加的物资储备。战术储备的组成部分。目的是满足部队在一定作战时间内的物资需要,或保障一次作战任务的完成。加大储备一般在战术或战役范围内采用。根据作战任务不同,有预先加大储备和临时加大储备之分。防御作战时,通常采用预先加大储备;进攻作战时,通常采用临时加大储备。加大储备,既要保障部队...

    战术储备

  • 舰艇基地补给

    依托基地对舰艇实施的物资补给。物资补给方式之一。主要分为固定基地补给和机动基地补给。补给的物资通常分为液货(油料、淡水)和干货(武器、弹药、给养、被装、药品器材和其他舰用物资等)两大类。基地码头岸舰补给  固定基地补给包括:①码头补给。即利用码头对停靠舰艇实施物资补给。安全可靠,补给效率高,是舰...

    物资补给方式

  • 就地取给

    军队在作战地区内筹措地方物资进行的补给。物资补给方式之一。就地取给可减少物资前送量,节省运力,避免损耗,还可赢得供应时间,解决部队急需。  就地补给的物资主要是军民通用的粮食、副食、饲料、燃料、建筑材料和生活日用品。实施就地补给的具体方法,各个历史时期不尽相同。古代军队征战时,常使用暴力掠夺当地...

    物资补给方式

1/3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