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兵动员

    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危机,征召民兵并使之达到可遂行任务状态的活动。后备力量动员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征召所属人员,配发装备、物资,进行临战训练和组织动员输送等。对于进一步提高民兵遂行任务的能力,迅速扩大和增强武装力量,具有重要作用。民兵动员演练  在国家尚未出现之前,民兵是氏族部落居民自动的武...

    后备力量动员 动员计划 动员规模 动员准备

  • 基干民兵

    中国民兵中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执行紧急任务的骨干力量。民兵的组成部分,与普通民兵相对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28岁以下退出现役的士兵和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以及选定参加军事训练的人员,编为基干民兵;根据需要,吸收女性公民参加基干民兵;陆海边防、少数民族地区和城市有特殊情况的单位,基干民...

    民兵 普通民兵 民兵专业技术分队 民兵对口专业分队

  • 民兵参战支前

    民兵在战时实施的作战和支援保障的行动。既包括民兵组织参战支前的行动,也包括所有群众武装参与战争的行动。民兵军事职能的集中体现,对于加强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战争能力,改变战场的力量对比,赢得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民兵参战支前,其行为具有军事对抗性。国际法将携带武器、有统一标识的参战支前民兵作为...

  • 民兵对口专业分队

    中国民兵中利用民用技术装备,担负作战和保障任务的分队。基干民兵的组成部分。主要在地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事业单位对口组建,所需装备由编兵单位提供保障。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每年训练3~5天,主要进行军事基础知识学习和民用装备与军事战术技术使用的“接口”训练。分队干部每年训练30天,主要进...

    基干民兵

  • 民兵应急分队

    中国民兵中用于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分队。基干民兵的组成部分。1990年,开始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1998年,组织范围扩大全国。2004年,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的决定,开始统一编制装备。民兵应急分队的主要任务是:平时配合公安部门打击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和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正常...

    基干民兵

  • 民兵专业技术分队

    中国民兵中利用军队制式技术装备,担负作战和保障任务的分队。基干民兵的组成部分,民兵建设和动员的重点。编组原则是:根据战时兵员动员和民兵就地作战的需要,同种专业技术分队相对集中,以装定编。在农村,一个县一般编2~3种专业技术分队。在城市,一个厂矿企业一般只编组一种专业技术分队,也可以按照行业、系统...

    基干民兵

  • 普通民兵

    中国民兵中除基干民兵以外的一般民兵。战时大规模后备力量动员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普通民兵为年满18~35岁未编入基干民兵组织的、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普通民兵为第二类预备役。对普通民兵主要是做好人员的登记统计,掌握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开展一些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1...

    后备力量动员

1/1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