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员动员

    为满足武装力量作战对兵员补充的需要而进行的动员。武装力量动员的组成部分。包括临战、战时征集预备役人员和其他公民服现役,征召公民加入预备役部队和群众武装等。目的是满足武装力量扩编和补充减员对军官、士兵和文职人员的需求。对于武装力量迅速获得所需的军事人力资源,恢复、保持和增强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武装力量动员 动员部署 动员中心

  • 兵员补充区

    为军队补充兵员所划分的区域。又称动员区或兵役管辖区。按照部队的配置就近划定,与行政区划相一致。兵员补充区的兵役机关,负责预备役人员的登记统计、训练、动员等事宜。划分兵员补充区,是军队平时进行兵员补充,战时实施快速扩编动员的措施。18~19世纪,俄国、普鲁士等国家根据军队兵员就地补充的原则,相继建...

  • 兵员补训

    战时军队补充和训练兵员的活动。兵员动员的主要内容之一。确立有效的兵员补训方式,对于使补充兵员尽早融入参战部队,迅速满足参战部队对兵员补充的要求,增强兵员动员的有效性,保持和增强参战部队的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兵员补训主要包括未训即补、先补后训和先训后补三种方式。①未训即补。即征召的兵员不经...

    兵员动员

  • 动员集结地域

    武装力量在动员期间进行集中和完成遂行任务准备的地域。适用于营及营以上规模的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成建制动员使用的民兵部队、分队。部队进入动员集结地域前,其所属部队、分队已分别在多个动员站或动员中心完成人员征召、收拢、编组、装备和物资补充等工作。进入动员集结地域后,主要完成作战编成、作战部署、重要...

    动员中心

  • 动员输送

    将业经动员的人力、物力资源按规定的时间送达指定地域的活动。又称动员运输。动员实施的重要环节,军事运输的组成部分。包括征召兵员的输送、征用物资的输送、疏散人员和物资的输送、补充装备物资的输送和运送部队到集结地域等。  动员输送的做法是:①综合考虑动员输送任务和交通运输能力,研究确定动员输送计划,合...

    动员实施

  • 军队伤亡补充动员

    军队战时为弥补伤亡减员所采取的措施。常备军动员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征召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其他适龄公民调服现役,或从军队其他部队和军事院校抽调人员的方式进行。对于恢复和保持军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军队伤亡补充动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①一站式动员补充。即将动员机关或其他部队提供的兵员,不经其他环节...

    常备军动员 动员中心 兵员补充区

  • 应急征召

    在事发突然、情况紧急时采取的兵员动员措施。兵员动员的一种特殊情况,突出特点是可利用的时间小于平时规定的最短的动员时限。  应急征召实施的基本做法是:①简化征召程序。如对征召服现役的兵员,不再进行例行的体格检查和政审工作。②压缩各个阶段的动员时间。如缩短编组、装备和临战训练的时间。③采用特殊的征召...

    兵员动员

  • 预备役登记统计

    兵役机关依照国家法律,对应服预备役的公民进行的预备役注册登记、汇总和分析。国家预备役制度的重要内容。分为军官预备役登记统计、士官预备役登记统计和兵预备役登记统计。目的是掌握预备役人员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状况,有计划地做好预备役人员的动员准备,为战时兵员动员打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预备役登记统...

    动员准备 兵员动员

  • 预编满员

    将预备役人员预先编入现役部队,使其达到战时编制员额的方法。军队扩编动员准备方法的一种。对于提高战时兵员动员的针对性和效率,使军队迅速达到战时编制,增强军队遂行任务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组织预编人员演练  平时未达到战时编制员额的现役部队,所需兵员战时采取预编动员和临时动员的...

1/1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