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系统

    气象要素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主要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高空槽、台风、飑线、龙卷和热带云团等。天气系统是天气的生成体与载体,伴随天气系统的移动和演变,天气发生相应的变化。天气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地形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使天气变化十分复杂。分析不同天气...

    气旋 反气旋 台风

  • 飑线

    由若干个雷暴单体或雷暴群体排列成线状的强对流天气带。是一种范围较小(长度由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宽度约几千米),生命史较短(持续4~10小时),天气变化剧烈的中尺度对流天气系统。飑线过境时,风向突变,风速急增,气压涌升,气温骤降,常伴有大风(地面风速可超过40米/秒)、雷雨、冰雹、龙卷等灾害性天气...

    龙卷 急流

  • 反气旋

    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顺(逆)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在同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高,又称高气压,简称高压。在等高面图上表现为闭合等压线所包围的高气压区,在等压面图上表现为闭合等高线包围的高值区。反气旋的水平尺度一般比气旋大得多,大的可与整个东亚大陆(或整个太平洋)相比拟,小的直径也有几...

    气旋 天气系统 寒潮

  • 密度或温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之间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带。与其长度相比,锋的宽度极小,可近似地看作几何面,又称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叫锋线,也简称为锋。锋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在平面或垂直剖面上存在着锋区。锋区内垂直温度梯度较小,常存在温度随高度升高的锋面逆温;水平温度梯度较大,最大可达每100千米变化...

    危险天气 飑线 龙卷

  • 副热带高压

    中心位于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长轴大致与纬圈平行的大型深厚暖性高压系统。属行星尺度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在对流层中低层主要分布于大洋上,常年存在,按所在地理位置,分为北太平洋高压、北大西洋高压、南太平洋高压、南大西洋高压和南印度洋高压。由于这些高压环绕整个副热带地区,故统称为副热带高压带。其中,北太...

    大气环流 台风 气旋

  • 急流

    大气中强而窄的气流带。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气的热量和角动量输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急流的中心轴线称为急流轴。急流区有很强的风速切变,常伴有湍流扰动,对空中飞行活动影响很大。  按急流出现高度,可分为高空急流和低空急流两类。高空急流出现在对流层上部或...

    大气环流 天气系统

  • 龙卷

    自积雨云底部下垂的漏斗状云及其所伴随的强烈旋风。又称龙卷风。漏斗状云伸到陆地表面的称陆龙卷;伸到水面的称水龙卷,海上水龙卷又称海龙卷。龙卷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小尺度天气系统。靠近地面部分的直径从几米至几百米不等,上部直径一般为数千米。移动距离一般为几百米至几千米,个别可达几十千米以上。持续时间只有...

    飑线

  • 热带风暴

  • 热带辐合带

    热带对流层低层风场上的辐合带。对应于气压场的低压带区。又称赤道辐合带、赤道无风带、赤道槽等。它是环绕全球的行星尺度天气系统之一,在卫星云图上常表现为一条变化很大的对流云带,其生消、移动和强度变化,对中、低纬度的天气变化影响极大,中国南海和西北太平洋80%~85%的热带气旋起源于此。观测事实表明,...

  • 台风

    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海域,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2级的热带气旋。1989年以前,中国气象局规定,热带气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8级的称为台风,其中风力≥12级的称为强台风。从1989年起,采用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统一标准,将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2级的称为台风,10~11级的称为强...

    天气系统

1/2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