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战争史
[晚清]
辛亥革命战争
请选择
1911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等所发动的全国性的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战争。1911年干支为辛亥,史称辛亥革命。 历史背景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遭到八国联军镇压,清朝统治者为了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不惜妥协卖国,激起全国人民愤慨。为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肆意对人民进行搜...
辛亥革命战争中,革命军在汉口、汉阳抗击清军进攻的重要战役。史称“阳夏战争”。汉阳民军开赴前线 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急命陆军大臣廕昌率新建陆军第1军3万人、海军提督萨镇冰率舰队赶赴武汉镇压。其时驻守武汉三镇的革命军共有5协,其中步兵第2协及第1协一部防守汉口。10...
1911年(清宣统三年)4月27日,中国同盟会领导人黄兴率领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的著名起义。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一系列以会党和新军为骨干的起义先后失败。1910年11月,孙中山决定在广州策动新军、防营和会党再次起义。次年4月,起义准备就绪,却因清方已有戒备,时间一再延期。25日,黄兴决定于27日兵...
辛亥革命战争中,江苏、浙江革命联军夺取战略要地南京的攻坚战。会攻南京之吴淞光复军 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武昌起义后,各省革命党人纷起响应。新军第9镇统制徐绍桢所部7000人,于11月8日从驻地秣陵镇进攻南京,被清军江南提督张勋等部击溃,败退镇江。徐绍桢与上海都督陈其美及苏浙起义军将领商...
辛亥革命战争中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的首次成功起义。 20世纪初叶,在中国同盟会的领导、推动下,全国革命运动高涨。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武汉运动新军,积聚了雄厚的革命力量。1911年(清宣统三年)9月,四川保路运动演化为武装起义,清廷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武汉清军兵力减弱。9月14日,文...